三捷
《诗经.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采薇.序》:“《采薇》,遣戍役也。”
《采薇》小序说此篇是歌咏“遣戍役者”。以上所引是本诗第四章之末二句,意思是说:我们的军队已经启程,谁还敢于定居止息?上面要求在一月之间要取得三次胜利啊!后因用作咏征战戍守或咏科考连捷之典。
唐.杨巨源《上裴中丞》:“六年西掖弘汤浩,三捷东堂总汉科。”
《诗经.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采薇.序》:“《采薇》,遣戍役也。”
《采薇》小序说此篇是歌咏“遣戍役者”。以上所引是本诗第四章之末二句,意思是说:我们的军队已经启程,谁还敢于定居止息?上面要求在一月之间要取得三次胜利啊!后因用作咏征战戍守或咏科考连捷之典。
唐.杨巨源《上裴中丞》:“六年西掖弘汤浩,三捷东堂总汉科。”
元.脱脱等撰《宋史.朱弁传》:南宋朱弁与王伦出使金国,被金人扣留。“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王伦还朝,言弁守节不屈,又以弁奉送徽宗大行之文为献,其辞有曰:‘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
源见“哭穷途”。借指人处穷途,陷于困境。元袁桷《赋文子方筼筜亭竹影》四:“暗中摸索谁消得,阮籍途穷眼未眵。”
源见“走马章台”。借指游冶之人。唐李观《御沟新柳》诗:“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源见“探骊得珠”。指珍贵的宝珠。明吴承恩《贺周兰墩升都督障词引》:“七略九流,照龙珠于学海;五车三箧,鸣凤管于词林。”【词语龙珠】 汉语大词典:龙珠
源见“鲁禽情”。比喻违背本情,事与愿违。唐刘禹锡《游桃源》诗:“广乐虽交奏,海禽心不怿。”
见“铄金毁骨”。明·王錂《春芜记·宴赏》:“事喜败而忌成,言铄金而销骨。”
源见“潘安貌”、“咏絮才”。喻指才高貌美的青年佳偶。唐李贺《牡丹种曲》:“檀郎 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并列 檀郎,晋·潘岳,小名檀奴,美姿容,尝乘车出洛阳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
《三国志.吴书.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人常用“怀橘”作为爱亲、孝亲的典故。唐.骆宾王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发棠邑的仓米,以赈济灾民)——殆(大概,恐怕,表示测度语气)不可复(指不能再行)?’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终,后来
源见“破镜重圆”。喻指夫妻重逢。明单本《蕉帕记.相逢》:“喜麻姑此日飞符,使乐昌今朝完镜。”【词语完镜】 汉语大词典:完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