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丹砂井

丹砂井

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后遂以“丹砂井”指道家所谓的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典源】 《抱朴子·仙药》:“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孙转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如旧,后累世寿考。由此乃觉是宅之所为,而不知其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亦载,文略。

【今译】 古代有一廖姓人家,世代长寿,有的年逾百岁,有的八九十岁。后迁徙他乡,其子孙便多有夭折。而别人住进廖家旧宅,也变得代代长寿。因此人们认为这与此宅有关,却不知是何原因,见宅旁井中水很红引起怀疑,就试着在井的周围挖掘,挖出古人埋下的几十斛丹砂。原来是丹砂随泉水渗入井中,人饮而得以长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炼丹求药事。

【典形】 丹井、丹砂井、丹砂久窖、井有丹砂、廖井、饮丹有井、丹砂旧井泉、丹砂染泉。

【示例】

〔丹井〕 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丹井可能穿地底,裁书谁报洞庭君。”

〔丹砂井〕 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丹砂久窖〕宋·苏轼《楼观》:“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

〔井有丹砂〕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廖井〕 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饮丹有井〕 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饮丹有井,浇泉无菊,功存柳林, 身在��木。”


【词语丹砂井】   汉语词典:丹砂井

猜你喜欢

  • 张乐就空旷

    源见“洞庭张乐”。指黄帝奏乐于广漠之野事。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犹疑帝轩辕,张乐就空旷。”

  • 黄须儿

    《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任城威王彰,字子交。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二十三年,代郡鸟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

  • 杞忧

    同“杞人忧天”。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此皆平日杞忧太重之故,吾独憾山农不能终身滚滚也。”亦谓殷忧、深忧。明高攀龙《答杨金坛书》:“但盛世之一往一来,究归于治;衰世之一往一来,究归于乱。仁人君子,不能

  • 乘舆播越

    指京城陷落,皇帝坐着车子,在外流亡。《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于是何进召戎,董卓乘衅,袁绍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李贤注:“播,迁也;越

  • 江东鲈

    同“江东鲙”。清丁日昌《子贞太史以诗谢荔仍和东坡韵二首呈教》之一:“无功但饱江东鲈,思乡且看罗浮图。”

  • 金牛

    源见“五丁开道”。能便金之牛。即秦惠王为探灭蜀之路所琢之石牛,托言能便金,故称。唐李商隐《井络》诗:“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词语金牛】   汉语大词典:金

  • 梦惠连

    《南史.谢方明传》:“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为晋代名将谢玄之

  • 长门催泪

    同“长门孤寂”。唐杨巨源《月宫词》:“迥过前殿曾学眉,回照长门惯催泪。”

  • 楚怀

    源见“南冠楚囚”。谓对楚国的怀念。借指怀乡之情。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楚怀奏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词语楚怀】   汉语大词典:楚怀

  • 仲尼执鞭

    《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执鞭,指地位极低为人服务的贱役。所好,合理之道。孔子这段话意为:凡合于道而可以追求的富贵,那末,虽然做贱役,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