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意为没有过错的圣贤是没有的,凡是人都是要犯错误的。从而强调认识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公元前607年,晋灵公骄奢淫佚,对人民大事搜刮以修建宫室,又从高台上用弹弓打人以取乐,还因烧制熊掌不熟杀掉了厨师,并使人抬着尸体过朝。赵盾、士季二人见状,入朝进谏。晋灵公见他们进来连忙说,我知道错了,马上就改。士季便叩头说:“作为人,谁没有过错?只要能改正错误,就是很好的了。《诗经》上说:‘君王向善,最初都能做到,而坚持一生的却很少。’您如真的改恶从善,不但使晋国群臣有了依赖,就是整个国家也能得到安定。”可是晋灵公只是口头上敷衍,实际行动则依然故我,终于众叛亲离,落得个被臣下杀死的下场。

【出典】: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自非圣贤,鲜能无过。” 清·汤斌《汤子遗书·志学合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其他 圣贤,圣人和贤人,具有极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孰,谁。普通人不是圣贤之人,谁能不犯过错。《三侠五义》119回:“大丈夫作事,焉有弃正道,愿归邪党的道理? 然而~……所以我等略施诡计,将兄诓到此地。”△多用于正确对待有过错者。→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人皆可以为尧舜 十全十美 完美无缺。也作“人孰无过”。


【词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成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汉语词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猜你喜欢

  • 指雁为羹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终身无,簸箕星,指云中,雁作羹。”“指雁为羹”,是指用天上的大雁去做羹汤,相去遥远,不切实际。用以比喻用不切实际的想法自慰。《雍熙乐府.醉花阴.赶苏卿套》:“当初指雁为羹

  • 季子金

    源见“苏秦六印”。借指旅费或薪金。唐牟融《赠欧阳詹》诗:“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沉。”

  • 捉衿

    同“捉衿见肘”。清尹会一《答赵长公书》:“仆以菲才,量移剧郡,覆?堪虞,捉衿可笑。”【词语捉衿】   汉语大词典:捉衿

  • 舜弦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昔舜弹五弦琴,歌

  • 管埋舜祠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声音》:“昔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知古以玉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后汉章帝时,曾在舜祠下发现白玉的笙,乃知古以玉制笙,后才用竹制造。后遂用为古乐失传

  • 赵杲送曾哀

    同“赵老送灯台”。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二折:“每日家问春梅,无消息,哎!他也恰便似赵杲送曾哀。”【词语赵杲送曾哀】   汉语大词典:赵杲送曾哀

  • 通子

    晋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陶潜小儿名。后因以“通子”为咏子之典。唐韩翃《寄赠虢州张参军》诗:“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词语通子】   汉语大词典:通子

  • 叔父居东

    同“周公居东”。周公为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宋马子严《水调歌头.寿赵提刑》词:“王室要师保,叔父忽居东。”

  • 雕龙绣虎

    源见“雕龙”、“绣虎”。赞美人长于文辞。明屠隆《昙花记.本传开宗》:“身在清虚府,须不是当日雕龙绣虎。”并列 比喻写作诗文豪放雄健。明·王世贞《桑民怿》:“桑民怿才名噪一时,几有~之称,此卷为盛秋官书

  • 庙胜之术

    《孙子.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在战争之前,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方案,预计战争胜负。如果计划周密,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如果计划不周,得胜的可能性就少,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