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击鼓。 指大张旗鼓地进行谴责或声讨。语出《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
见〔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嚣将王元说嚣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河西,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以“泥封函谷”称关隘把守严密坚固。北周
同“漫叟”。清唐孙华《次王随庵七十自寿诗原韵》之二:“避世聊为漫浪叟,少言甘号嗫嚅翁。”【词语漫浪叟】 汉语大词典:漫浪叟
亦作“椎髻”,“魋结”。椎形的发髻。《汉书.李陵传》:“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唐代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谭宗浚曰,《史记.郦生陆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还报天子,天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燃明夜读。”南朝时,梁人刘绮家贫,不能就学读书。他白天干活劳作,夜里则悉心读书,没有钱买灯烛,就买荻
源见“南柯梦”。指美梦。清 杨潮观《黄石婆授计逃关》:“劫灰楼炭战尘多,搅醒俺枕上南柯。”
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寅亮大宝,敷纶妙秘。”后以“敷妙”称草拟诏书。唐骆宾王《畴昔篇》:“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诏……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词语敷妙】 汉语大词典:
同“折角巾”。清唐孙华《寿朱雪鸿七十》诗:“坐中独掣谈经席,雨后争看垫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