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形容用坏心肠来揣度推测他人好的言行。公元前514年,晋国执政韩起死,魏舒代为执政,选贤任能,刷新政治。当年冬,梗阳发生一起案子,当地大夫魏戊不能处理,将它移交魏舒。被告用美女乐队贿赂魏舒,魏舒想接受。魏戊知道后,对魏舒的两个大夫闫没、女宽说:“魏舒素以不受贿而扬名于诸侯,他如接受梗阳一案被告之贿,就是自坏名声,你们一定要谏阻。”二人答应下来,退朝之后便到魏舒家里。魏舒请他们一起进餐。席间,两人连续叹息三次。吃完饭,魏舒问他们为何叹息,他们答道:“昨天有人请我们喝酒,没吃晚饭。今天刚上饭时,我们怕不够吃,所以叹息;待吃到一半时,又想到哪有作将军的请人吃饭,而担心不够吃的道理,因此深觉内疚,是以再次叹息。吃完饭时,又想到连我们这样的小人都担心饭不够吃,从而想到少吃、不吃。您身居高官,拥厚禄,我们愿揣测一下您的心理,是不是也象我们一样仅仅想吃饱而别无他求呢?’魏舒明白他们这些词意闪烁的话是对自己的规谏,便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

【出典】: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冬,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贿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闫没、女宽曰:‘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吾子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既食,使坐。魏子曰:‘吾闻诸伯叔,谚曰:‘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同辞而对曰:‘或赐二小人酒,不夕食。馈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

【例句】:

明·冯梦龙《钱秀才错占凤皇俦》:“谁知颜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偏正 小人,指道德品行不好的人;度,揣摩、推测;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原意是愿意把自己的肚子作为对方的内心,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后经改造,用来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醒世恒言》卷7:“谁知颜俊~。此际便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贬义。用于表现鄙陋卑劣者的心理状态。→以升量石 以己度人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易地而处。也作“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词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汉语词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猜你喜欢

  • 糠秕在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的王文度和范荣期是同僚。王年少而位高,范年老而位低。走路时相互谦让。久之,“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糠

  • 日出处天子

    《隋书.东夷传》:“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隋 唐时日本国王自称。【词语日

  • 战必胜,攻必取

    每次作战,没有不获胜的;每次进攻,没有攻不下的。 表示战斗力强,所向无敌。语出《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唐.张说《赠涼州都督郭君碑》:“树恩结信,立威用武,烜赫

  • 王果石崖

    《太平广记》卷三九一《王果》:“唐左卫将军王果被责,出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见岩腹中有一棺,临空半出。乃缘崖而观之,得铭曰:‘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果喟然叹曰:‘吾今葬此人,被责雅州,

  • 翟门

    同“翟公之门”。唐钱起《穷秋对雨》诗:“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明张煌言《追往八首》之八:“一时市道看梁苑,千古交情问翟门。”【词语翟门】   汉语大词典:翟门

  • 龙髯

    同“鼎湖龙髯”。唐鲍溶《温泉宫》诗:“仍闻老叟垂黄发,犹说龙髯缥缈情。”清顾炎武《谒?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词语龙髯】   汉语大词典:龙髯

  • 敲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清杨夔生《浣溪沙》词:“郑婢萧奴亦捧心,敲诗刻烛一枝簪,是何滋味是如今。”

  • 五云浆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西王母谓武帝曰:‘其太上之药,乃有……其次药有丸丹金液,紫华红芝,五云之浆,玄霜绛雪,若得食之,白日升天。’”(据《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西王母曾告诉汉武帝,远古时代有

  • 焚山林

    同“焚林”。宋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策名日已污轩冕,逃去未必焚山林。”

  • 江东鲙

    源见“莼羹鲈脍”。表示思乡之情。唐杜甫《夜》诗之一:“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