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规:规谏,劝诫。瑱( ㄊㄧㄢˋ tiàn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把规谏当作耳坠一样的装饰品。 表示没有诚意听取规谏之言。语出《国语.楚语上》:“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王病之,曰:‘不谷虽不能用,吾慭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韦昭注:“瑱,所以塞耳也。言四兽之牙角可以为瑱难尽也,而又以规谏为之乎?”《资治通鉴.唐纪.敬宗宝历元年》:“浙西观察使李德裕献《丹扆六箴》,其《纳诲箴》略曰:‘汉骜流湎,举白浮钟;魏叡侈汰,陵霄作宫。忠虽不忤,善亦不从。以规为填,是谓塞聪。’”


偏正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规劝。语出《国语·楚语上》(楚灵王病之,曰):“‘子复语,不谷虽不能用,吾慭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在,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 其又~也。’”△贬义。用于不采纳善言而坚持错误的人。→充耳不闻 ↔从谏如流从善如流


【词语以规为瑱】  成语:以规为瑱汉语词典:以规为瑱

猜你喜欢

  • 横行将

    《汉书.季布传》:“单于尝为书嫚吕太后,太后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太后,以哙言为然。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

  • 仙令双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的行踪。明徐渭《寿徐山阴》诗:“仙令双凫日,新皇万历年。”

  • 爱礼存羊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以“爱礼存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初,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常朝班为不臣,宰相不从,陶争之

  • 南昌仙籍

    源见“吴市隐”。指梅福。宋辛弃疾《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词:“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

  • 侯门如海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载:秀才崔郊爱慕一女子,赠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襟。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以“侯门如海”形容权豪之家,宅第深邃,与世隔绝。唐.杜旬鹤《与友人对酒吟》

  • 麋鹿

    源见“麋鹿群”。借指隐居山林的生活。唐杜荀鹤《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诗:“自笑抛麋鹿,长安拟醉春。”【词语麋鹿】   汉语大词典:麋鹿

  • 麋台

    源见“鹿走姑苏台”。喻指政治腐败,国家危亡。宋高似孙《松江蟹舍赋》:“忘越矢之倏西,叹麋台之交芜。”【词语麋台】   汉语大词典:麋台

  • 长江天堑

    堑( ㄑㄧㄢˋ qiàn 欠):防御的壕沟。说长江是天然的防御设施。详见“天堑”条。偏正 堑,壕沟,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长江是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峻,难以逾越。柳亚子《消寒社录序》:“燕云万

  • 片言酬凿齿

    源见“弥天对”。形容高智而善于对答。五代齐己《寄岘山愿公》诗之一:“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 幼安床

    同“管宁榻”。清程先贞《和陶移居为陈幼仲作》:“坐我幼安床,割尔华歆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