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牙海上感沧溟

伯牙海上感沧溟

文选》卷十八嵇叔夜(康)《琴赋》:“田连操长。”唐.李善注引东汉.蔡邕《琴操》“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事类赋.琴》:“若夫水仙之引。”注引《乐府解题》:“《水仙操》: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之。’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涌,山林杳冥,怆然叹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曰作《水仙》之操,曲终,成连回,刺船迎之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春秋时,琴师成连先生教授伯牙弹琴,为了激发伯牙的情感,诱导他创作出动人的乐章,成连携伯牙至蓬莱山,使海涌山林之气象感染他的灵性,妙悟琴艺,完成《水仙操》乐曲。后用为咏为提高琴艺而面海移情之典。

唐.吴融《风雨吟》诗:“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猜你喜欢

  • 阳精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清河令徐季龙使人行猎,令辂筮其所得。”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辂言:‘……是以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阳精,古人有龙为阳精之

  • 精爽随君

    源见“倩女离魂”。表示对情人的倾心痴情。宋秦观《调笑令.离魂记》词:“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

  • 化鹏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注:一说为海水沸涌;另说,运即运行,海运指在海上运行)则将

  • 快炙背

    源见“献曝”。以晒太阳取暖为快乐的事。讥人见识浅陋。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词语快炙背】   汉语大词典:快炙背

  • 磨镜客

    汉.刘向《列仙传》卷下《负局先生》:“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衒磨镜,一钱因磨之,辄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辄出紫丸药以与之,得者莫不愈,如此数十年。后大疫病,家至

  • 在陋巷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宋刘克庄《贺新郎.三和》词:“醉与老农同击壤,莫随人,投献嘉禾颂。在陋巷,胜华栋。”

  • 天口

    源见“田骈天口”。形容能言善辩。南朝 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乐论天口,谁其与京?”【词语天口】   汉语大词典:天口

  • 夏楚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槚( ㄐㄧㄚˇ jiǎ 贾)木。楚:荆木。古时都用作责打学生的工具。【词语夏楚】   汉语大词典:夏楚

  • 昆阳举

    昆阳:今河南叶县。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领兵攻下昆阳等地。王莽极为惊恐,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等聚集四十二万兵力围困昆阳。刘秀发兵几千人赴昆阳解围,城内外夹攻,大败王莽军,歼灭王莽主力。这是历史上著名的

  • 挟策亡羊

    同“博簺亡羊”。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诗:“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