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倚天长剑

倚天长剑

古文苑》卷二战国楚.宋玉《大言赋》:“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楚人宋玉在《大言赋》中用夸张手法描写剑之长者上可倚天。后遂用为咏剑、将士、侠客之典。

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以长剑须天倚。”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诗:“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唐.鲍溶《述票上太原严尚书缓》诗:“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


【典源】 楚·宋玉《大言赋》:“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今译】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等文学侍从之臣游于阳云之台,襄王说:“能给我讲出大话的坐上座。”宋玉说:“以方的大地当作车,以圆的天当作车盖,手持光闪闪的长剑,倚在天边。”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有大志向、大才华,纵横凌绝世上。

【典形】 碧天长剑、长剑倚、长剑倚天外、倚长剑、倚剑白云天、倚剑凌空、倚剑气凌云、倚剑天外、倚天长剑、倚天剑、长剑须天倚、长剑出天外、长剑倚青空、倚剑青云、耿长剑、天外倚。【示例】

〔碧天长剑〕 元·虞集《苏武慢·和冯尊师》:“老矣浮丘,赋诗明月,千仞碧天长剑。”

〔长剑倚〕 清·郑文焯《贺新郎·秋恨》:“好江山换了啼鹃血。长剑倚,向谁说?”

〔长剑倚天外〕魏·阮籍《咏怀》之三十八:“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倚长剑〕 唐·虞世南《出塞》:“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倚剑凌空〕 宋·范成大《次韵知郡安抚九日》:“锵金绝世诗情妙,倚剑凌空隶墨鲜。”

〔倚剑气凌云〕 唐·刘长卿《疲兵篇》:“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

〔倚剑天外〕 唐·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 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倚天长剑〕 金·元好问《双峰竞秀图》:“安得北风吹雨去,倚天长剑看峥嵘。”

〔倚天剑〕 唐·李白 《临江王节士歌》:“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猜你喜欢

  • 麾之即去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 育亦不能夺之矣。”原形容性情刚直不屈,能坚持原则。后反用其语,意谓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

  • 埋照

    《文选》卷二十一南朝宋.颜延年(延之)《五君咏五首.阮步兵》:“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南朝宋.颜延年《五君咏.阮步兵》中有“沉醉似埋照”句,喻才华之士被埋没。后遂用为人才遭

  • 大斗出,小斗入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鲍牧与齐悼公有郄(同却,即隙),弑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即田成子,又名陈恒)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田常心害(妒忌)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

  • 悬河口

    源见“口如悬河”。指滔滔不绝的口才或流畅奔涌的文思。宋贺铸《行路难》诗:“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宋辛弃疾《一枝花.醉中戏作》词:“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苏曼殊《碎簪记》:“莲佩至此,忽

  • 急急如律令

    急急:犹言“火急”。如律令:汉代公文用语,表示公文一到,要像对待律令一样加以执行。 道教敕语。常用于符咒之末,意思是火速遵令而行。语出唐.陈子昂《荣海文》:“无昏汩乱流以作神羞,急急如律令。”唐.释

  • 河汉女

    源见“牛郎织女”。指织女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词语河汉女】   汉语大词典:河汉女

  • 秦痔

    源见“吮痈舐痔”。指痔疮,痔漏病。宋杨亿《受韶修书述怀感情三十韵》:“秦痔疏杯酒,颜瓢赖半储。”【词语秦痔】   汉语大词典:秦痔

  • 锦囊诗

    同“锦囊诗句”。宋辛弃疾《生查子.山行寄杨民瞻》词:“收拾锦囊诗,要寄扬雄宅。”【词语锦囊诗】   汉语大词典:锦囊诗

  • 八翼梦

    参见:梦生八翼

  • 十袭

    同“什袭”。宋杨万里《三辰砚屏歌》:“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公当十袭古锦帊,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词语十袭】   汉语大词典: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