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孙牧豕

公孙牧豕

豕(shǐ使):猪。此典指公孙弘家穷,曾以放猪谋生。后以此典指士人出身贫贱。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齐(齐国旧地,今山东大部分地区)菑(zī兹)川(郡治今山东寿光南)薛县(今山东滕县)人。年轻时做过薛县狱吏。有罪,被免职。因为家境贫穷,他只好到海边去放猪谋求生活。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学习《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记述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间之重要历史)杂说(各家对《春秋》之解释)。此典又作“孙弘牧”、“平津牧豕”、“四十牧豕”、“牧豕”。

【出典】:

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2949页:“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例句】:

北周·庾信《谢滕王赉猪启》:“孙弘牧于淄水,惟以求钱;卜式养于上林,岂知其味。”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金·元好问《古意》:“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负薪。” 清·孙枝蔚《埘斋》:“宁戚既饭牛,公孙亦牧豕。” 清·唐孙华《燕台怀古》:“食牛与牧豕,岂曰无英材。”


【典源】《史记·平津侯列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汉书·公孙弘传》亦载。

【今译】 公孙弘为汉武帝时丞相,封平津侯。当初家中贫困,在海边放猪。四十几岁才开始学习《春秋》等书。

【释义】 后以此典指士人出身贫贱。

【典形】 公孙牧豕、牧豕、平津牧豕、四十牧豕、孙弘牧、牧淄源豕。

【示例】

〔公孙牧豕〕 清·孙枝蔚《埘斋》:“宁戚既饭牛,公孙亦牧豕。”

〔牧豕〕 清·唐孙华《燕台怀古》:“食牛与牧豕,岂曰无英材。”

〔平津牧豕〕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四十牧豕〕 金·元好问 《古意》:“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负薪。”

〔孙弘牧〕 北周·庾信《谢滕王赉猪启》:“孙弘牧于淄水,惟以求钱; 卜式养于上林,岂知其味。”


猜你喜欢

  • 穿叶

    同“穿杨叶”。唐元稹《戴光弓》诗:“不拟闲穿叶,那能枉始生。唯调一只箭,飞入破聊城。”

  • 严子持竿

    同“严子垂纶”。唐罗邺《题沧浪峡》诗:“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 四壁

    同“四壁空”。宋陈师道《答张文潜》诗:“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词语四壁】   汉语大词典:四壁

  • 破甑生尘

    源见“甑尘釜鱼”。形容贫困乏食。明 邵璨《香囊记.得书》:“喜得逆旅逢青眼,免使破甑生尘愁范丹。”明 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早遣青囊出村借米,至今未归,破甑生尘,空囊垂罄。”主谓 甑,蒸食物的器

  • 羯鼓唤花开

    源见“催花鼓”。形容音乐高妙动人。宋陆游《芳华楼夜宴》诗:“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

  • 蛟龙得云雨

    比喻英雄得所凭借。《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词

  • 介以眉寿

    同“介眉寿”。唐 唐正辞《唐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铭》:“期天降鉴,介以眉寿。”

  • 天末招魂

    参见:鸟降筵

  • 式闾

    《尚书.周书.武成》:“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式,同轼)。”旧题汉.孔安国传:“商容,贤人,纣所贬退。式其闾巷以礼贤。”式,同轼,车前横木。此用为动词,古人立而乘车

  • 易水客

    源见“燕市悲歌”。指刺秦王的壮士荆轲。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诗:“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