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唐已老

冯唐已老

同“冯唐易老”。唐王维《重酬范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见“冯唐易老”。唐·杜甫《寄岑嘉州》:“谢朓每篇堪讽诵,~听吹嘘。”


【典源】《史记·冯唐列传》:“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说 (悦),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今译】 汉文帝时,冯唐年纪已很大,仍作郎官,文帝乘车路过,觉得奇怪,问他,冯唐谈了自己对执法的一些看法,如对云中守魏尚的处罚过重。文帝以为然,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至汉武帝时,冯唐年九十余,又被举荐为贤良,但已不能为官了。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岁月蹉跎,人已老去,不被任用。

【典形】 白首不见招、悲冯、持节云中、冯颠、冯公老、冯唐头白、冯唐已老、老冯唐、尚少弃冯唐、晚似冯公。

【示例】

〔白首不见招〕 晋·左思 《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悲冯〕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庞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持节云中〕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冯颠〕 宋·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冯颠久已敧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冯公老〕 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冯唐头白〕 明·刘基《登南海驿楼》:“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冯唐已老〕 唐·王维《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恨冯唐之已老,喜相如之同时。”

〔老冯唐〕 宋·陆游《午晴试笔》:“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

〔尚少弃冯唐〕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晚似冯公〕 金·元好问《感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词语冯唐已老】  成语:冯唐已老汉语词典:冯唐已老

猜你喜欢

  • 鲁连书

    源见“一箭下聊城”。借指高超的谋略。唐钱起《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诗:“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词语鲁连书】   汉语大词典:鲁连书

  • 更难仆数

    同“更仆难数”。清 孙郁《双鱼珮.巧佑》:“婚姻之事……或无意中立成佳耦,或极稳处卒致落空,聚散变迁,更难仆数。”见“更仆难数”。清·孙郁《双鱼珮·巧佑》:“婚姻之事……或无意中立成佳耦,或极稳处卒致

  • 大煞风景

    同“大杀风景”。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去年,不知怎的这位勗本华尔先生忽然合于我们国度里的绅士们的脾胃了,便拉扯了他的一点《女人论》;我也就夹七夹八地来称引了好几回,可惜都是刺,失了蔷薇,实

  • 青泥

    源见“王烈髓”。咏道家服食成仙。北周庾信《奉和赵王游仙》:“白石香新芋,青泥美熟芝。”【词语青泥】   汉语大词典:青泥

  • 齐眉

    源见“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词语齐眉】   汉语大词典:齐眉

  • 渔阳参挝

    《后汉书.祢衡传》载:曹操听说祢衡善长击鼓,于是就谪他做鼓吏。因而大会宾客,想当众对他进行侮辱。“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小步貌)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此事又见《世说新语.言语》

  • 棘霸

    同“棘门灞上”。晋潘岳《西征赋》:“轻棘 霸之儿戏,重条侯之倨贵。”【词语棘霸】   汉语大词典:棘霸

  • 洛阳才子

    《汉书.贾谊传》:“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晋潘岳

  • 顿戟

    《管子.地数》:“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后因以“顿戟”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之下。”【词语顿戟】   汉语大词典:顿戟

  • 颂椒

    同“颂春椒”。唐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仇兆鳌注:“颂椒,属正月。”【词语颂椒】   汉语大词典:颂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