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虎

刻虎

晋.王嘉《拾遗记》卷四《秦始皇》:“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工名烈裔,使舍。丹青以漱地,即成魑魅及诡怪群物之象。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婉若真矣,皆铭其臆前,记以日月。……又画为龙凤,骞翥(注:展翅貌)若飞,皆不可点睛,或点之,必飞走也。始皇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使以淳漆各点两玉虎一眼睛,旬日则失之,不知所在。山泽之人云见二白虎,各无一目,相随而行,毛色相似,异于常见者。至明年,西方献两白虎,各无一目。始皇发槛视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杀之。检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烈裔刻虎”事,或本作“二年”,又作“謇涓国”,“西方”作“南郡”。后因用为咏刻画工艺高超灵奇的典故。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二:“烈裔刻虎,温峤燃犀。”


猜你喜欢

  • 婵娟

    色态美好的意思。唐代孟郊《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又用来指月亮,如宋代苏轼《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传歌》:

  • 鵷动鹭飞

    源见“鹭序鵷行”。比喻朝官上朝。唐李庾《两都赋.西都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载言载笔,出纳谟诰;鵷动鹭飞,振玉锵金。”

  • 皋桥赁庑

    源见“梁鸿赁庑”。谓贤士避世隐居。清王鹏运《青山湿遍》词:“谁信皋桥赁庑,飘零天壤王郎。”

  • 乘槎仙去

    源见“乘槎”。谓成仙泛舟升天而去。宋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词:“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

  • 禅世雕龙

    《后汉书.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后因以“禅世雕龙”谓文章华美,世代相传。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韩兄,你雄谭非马,禅世雕龙。以君之才,有如圭璧。”述宾 雕龙,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文辞优

  • 匡救弥缝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后以“匡救弥缝”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晋书.良吏传序》:“外虞孔炽,内难方殷,而匡救弥缝,方免倾覆。”并列 纠正错误,弥补缺失

  • 同仇敌忾

    忾,愤恨,愤怒。同仇敌忾,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愤怒。公元前506年,吴王阖庐率师攻楚,长驱直入,七战破郢,楚昭王逃亡在外,楚臣申包胥步行至秦国首都咸阳,于宫门外痛器七天七夜,使得秦康公十

  • 栽桃李树

    同“栽桃李”。唐张谓《寄李侍御》诗:“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 磷淄

    同“磷缁”。梁启超《论私德》:“即有一二达识热诚之士,苟欲攘臂为生民请命,则时或不得不用诡秘之道,时或不得不为偏激之行。夫其人而果至诚也,犹可以不因此而磷淄也。”【词语磷淄】   汉语大词典:磷淄

  • 拄颊西山

    同“拄笏看山”。元周权《信题》诗:“拄颊西山成久坐,更无尘可污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