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车可鉴

前车可鉴

又作“前车之鉴”。鉴:鉴戒。引伸为可作鉴戒和教训。指前面车子翻了,可引为鉴戒和教训。 刘韵珂,字玉坡,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由拔贡(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生员入国子监的贡生,经考试合格择优分等授官)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清道光八年(1828年),为安徽知府。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浙江巡抚。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议和,刘韵珂写信给耆(Qí奇)英、伊里布等人说:“和谈局面既然已经决定下来,后面的忧患还是很多的,……英军在广东,曾经协议和谈,等到赔给白银以后,又滋事骚扰没有停止,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的侵略已形成恶性循环,这个前面的车子翻了,可为镜子作为后面行车的鉴戒和教训。”

【出典】:

清史稿》卷371《刘韵珂传》11517页:“韵珂贻书耆英、伊里布等曰:‘抚局既定,后患颇多,……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后覆性成,前车可鉴。’”

【例句】: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但若据‘前车之鉴’,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大约也还不免于‘悲大’的了!”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诗人也同意坚守,因而回想到不久前哥舒翰轻率出关应敌的失败,要后来的守将引为前车之鉴。”


见“前车覆,后车戒”。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


【词语前车可鉴】  成语:前车可鉴汉语词典:前车可鉴

猜你喜欢

  •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开国:古代指有功受封为诸侯。承家:指有功受封为卿大夫。 诸侯卿大夫须用君子,不能用小人。语出《易.师》:“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孔颖达疏:“上六,处《师》之极,是师之终竟也。大君,谓

  • 山阳䜩

    同“山阳会”。䜩,同“宴”。南朝 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愧兹山阳䜩,空此河阳别。”

  • 恩若再生

    见“再造之恩”。《东周列国志》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词语恩若再生】  成语:恩若再生汉语大词典:恩若再生

  • 安丘壁里藏

    源见“复壁埋名”。指隐匿避难。清毛奇龄《徐允哲读予文稿辱贻二绝微及予旧事感生于心依韵奉和》之一:“素衣何幸变为苍,长就安丘壁里藏。”

  • 文侯轼闾

    轼(shì试):古代车厢前用做扶手之横木。 闾(lú驴):里巷大门。 此典指战国时魏国建立者魏文侯在贤人段干木住所里巷门前,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学者

  • 醇酒妇人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代,秦兵伐魏,魏王迫不得已召请因盗走兵符而滞留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信陵君率五国之兵,破秦兵,威振天下。秦国使反间计,使本不信任公子的公子起了疑心,夺走兵权。“公子自知再以

  • 改而更张

    同“改弦更张”。《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见“改弦更张”。《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词语改而更张】  成语:改而更张汉语大

  • 孔子厄陈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

  • 及亲三釜养

    源见“三釜养”。谓能以菲薄的俸禄供养父母。宋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

  • 爪牙之士

    《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之士”指勇敢威武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后因以“爪牙之士”为卫士或助手的典故。唐.元稹《宋常春等内仆局令》:“盖所以将我腹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