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剜肉补疮

剜肉补疮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剜肉补疮”谓为救眼前之急而不计后难。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从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剜肉补疮,以欺天罔人。”


连动 剜,用刀挖。疮,伤口。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为救眼前之急,不顾未来困苦。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以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以欺天罔人,不惟无益,而或反以为害。”△贬义。多用来描写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救急。→饮鸩止渴 漏脯充饥。也作“挖肉补疮”、“补疮剜肉”、“剜肉为疮”、“剜肉医疮”。


【词语剜肉补疮】  成语:剜肉补疮汉语词典:剜肉补疮

猜你喜欢

  • 郭公夏五

    同“夏五郭公”。荒芜《长安杂咏》诗之二:“郭公夏五大懵懵,小试黔驴技已穷。”【词语郭公夏五】  成语:郭公夏五

  • 掘鼠馀

    源见“苏武节”。比喻谪居边地的穷困处境。鼠馀,野鼠穴中吃剩的草实。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乃无一事》诗:“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馀。”

  • 斫涉

    源见“截胫剖心”。谓斩断冬月涉水者的胫骨。形容残暴行为。汉班固《白虎通.礼乐》:“殷纣为恶日久,其恶最甚,斫涉刳胎,残贼天下。”《梁书.武帝纪下》:“斫涉刳孕,于事已轻;求鸡征杖,曾何足譬。”【词语斫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塞。漫道:莫说,别说。而今:如今。迈步:跨开大步。从头越:从山头跨越过去。 别说雄关真像钢铁那样牢固,现在我们就迈开大步从它头上跨过去了。 形容革命者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 偷光凿壁

    源见“凿壁偷光”。谓家贫求助苦读。明沈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还赢偷光凿壁,且胜纱囊聚萤。”

  • 朱衣点

    同“朱衣点头”。清龚自珍《吴市得题名录一册题其尾一律》:“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

  • 鼓腹含哺

    同“含哺鼓腹”。《陈书.世祖纪》:“守宰明加劝课,务急农桑,庶鼓腹含哺,复在兹日。”见“含哺鼓腹”。《陈书·世祖纪》:“守宰明加劝课,务急农桑,庶~,复在兹日。”【词语鼓腹含哺】  成语:鼓腹含哺汉语

  • 故侯瓜

    源见“东陵瓜”。称扬隐居自立。唐王维《老将行》诗:“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宋苏轼《次韵王郁林》:“汉使节空馀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词语故侯瓜】   汉语大词典:故侯瓜

  • 途穷

    源见“哭穷途”。谓没有出路。宋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词语途穷】   汉语大词典:途穷

  • 一衣带水

    衣带:古人腰间系的带子。一衣带水,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亦不足为阻。语出隋文帝之口。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外戚,封隋王,任丞相,朝政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