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卑之无甚高论

卑之无甚高论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卑:低下。高论:高明的议论。原意是讲文帝要张释之谈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空发议论。后用卑之无甚高论喻指见解一般,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

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七》:“卑之无甚高论,严绝宋元明,而取法乎唐,亦足自立矣。”


其他原指谈论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空发高论。语本《史记·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后用为指见解一般,没有什么高明之见。茅盾《追求》1:“‘我现在是~。’仲昭把眼光移到曼青脸上,很安详地说。”△自谦没有高明的议论。也作“卑卑无甚高调”、“卑之论”。


【词语卑之无甚高论】  成语:卑之无甚高论汉语词典:卑之无甚高论

猜你喜欢

  • 爨下声

    同“爨下音”。宋陆游《爱闲》诗:“帖看贞观行间印,琴记中郎爨下声。”【词语爨下声】   汉语大词典:爨下声

  • 狗腿

    清.蒋士铨《香祖楼.蚓悔》:“凭他狗腿乌龟,不异于至亲好友。”狗腿,比喻替坏主子做帮凶爪牙的人,也称“狗爪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和母亲逃到上海的第二天,朱老虎派狗腿子苏沛霖帐房先生

  • 鸣鹤之应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暗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因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明张居正《〈玉林清

  •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期:期待。 书读到惬意的地方很快完了,情投意惬的朋友却久等不来。 比喻世事难得尽如人意。语出宋.陈师道《绝句四首》:“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

  • 衒鬻

    同“衒玉自售”。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祥符中,王沂公奉使契丹,馆伴耶律祥颇肆谈辨,深自衒鬻,且矜新赐铁券。”【词语衒鬻】   汉语大词典:衒鬻

  • 钻穴踰墙

    见“踰墙钻隙”条。【词语钻穴踰墙】  成语:钻穴踰墙汉语大词典:钻穴踰墙

  • 达人知命

    见〔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见“达观知命”。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词语达人知命】  成语:达人知命汉语大词典:达人知命

  • 秦百二

    同“秦关百二”。清赵翼《接同年陈兰江书知其官金华教授喜而有赋》诗:“歌袴尚传秦百二,诗筒好递浙西东。”

  • 操割

    源见“操刀伤锦”。喻居官处理政事。唐张九龄《在郡秋怀》诗之一:“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词语操割】   汉语大词典:操割

  • 从载酒

    源见“载酒问奇字”。谓从学,来求学。清王夫之《遣闷》诗之二:“无人从载酒,不受草《玄》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