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调羹鼎”。唐李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词语调梅】 汉语大词典:调梅
同“钧天广乐”。元傅若金《次韵元日朝贺》:“小儒未得随冠冕,遥听钧天隔彩霞。”【词语钧天】 汉语大词典:钧天
同“翘材之阁”。宋陈师道《送王定国通判河南》诗:“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词语翘材】 汉语大词典:翘材
比喻细心挑选。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 而披沙拣金, 有时获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云: ‘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 陆
同“巴人下里”。唐李白《古风》之二一:“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见“言必信,行必果”。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词语言信行果】 成语:言信行果汉语大词典:言信行果
源见“班荆道故”。指伍举、声子相遇话旧事。清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椒举之班荆、绕朝之赠策、荆 高 燕市之饮泣、孙 刘狼石之坐语、越石《扶风》之歌、步兵 广武之叹,辄为引觞击
同“衔木偿怨”。唐 陈标《公无渡河》诗:“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同“蹊田夺牛”。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何时逐鹿驱元顺?此日蹊牛怨楚庄。”【词语蹊牛】 汉语大词典:蹊牛
源见“江淹梦笔”。喻出众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唐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明杨珽《龙膏记.下狱》:“江淹笔可传,邹阳才可攀,叹谁人能解今朝难?”【词语江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