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大自然赐于人们的宝藏永远取用不尽。因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形容十分丰富。也作“取之不竭”。

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每天都有千万样新事物出现,我们的素材是取之不竭的。”


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猜你喜欢

  •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后汉书.庞参传》:“蓄精锐,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其他 趁对方意想不到之时出兵攻击其不防备的地方。后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语出《孙子·计》

  • 张华之剑

    源见“丰城剑气”。指在丰城发掘的龙泉、太阿剑。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山临鹤塞,非无陶侃之宾;气连牛斗,即有张华之剑。”

  • 一钱囊

    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唐.杜甫在诗中詠清贫之士,囊中只留一钱的窘状。后因以为清贫如洗之典。宋.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

  • 青云直上

    源见“青云自致”。指飞黄腾达。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唐刘禹锡《寄毘陵杨给事》诗之二:“青云直上多无地,却要斜飞取势回。”主谓 直线上升,直到云天。比喻人的地位上

  • 研京练都

    谓长篇鸿文构思写作之艰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京:指张衡的《二京赋》。都:指左思的《三都赋》。并列 京,指张衡的《西京赋》、

  • 十围五攻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兵力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后汉书.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并列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可包围

  • 短辕

    源见“犊车麈尾”。指牛车或粗俗小车。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词语短辕】   汉语大词典:短辕

  • 京兆平反

    《汉书.雋不疑传》:“雋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为京兆尹,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无)所出,毋怒,为之

  • 孙寿眉

    同“孙寿愁眉”。唐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诗:“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 金屋藏娇

    旧题汉.班固撰《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