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似悬河

口似悬河

同“口如悬河”。唐白居易《神照上人》诗:“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见“口若悬河”。《祖堂集》卷10:“师有时云:‘我若放你过,纵汝百般东道西道,~则得。’”


【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 (泻) 水,注而不竭。’”注引《名士传》曰:“子玄有俊才,能言《庄》、《老》。”《晋书·郭象传》:“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今译】 晋代郭象字子玄,有才能,善论辨,喜好老庄学说。太尉王衍说郭象谈论有如激流奔泻而下,滔滔不绝。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能言善辩,滔滔不断。

【典形】 辩河、辩同河泻、口似悬河、泻水高谈、悬河、悬河口、言河、舌有悬河、诗似悬河、辩口如悬河。

【示例】

〔辩河〕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辩河飞箭,激流翻白马之津; 文江散珠,圆波漱骊龙之穴。”

〔辩同河泻〕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思若云飞,辩同河泻。”

〔口似悬河〕 唐· 白居易《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泻水高谈〕 明·袁宏道《毕少参舟中见武录》:“客座见书身毛寒,泻水高谈为君哑。”

〔悬河〕 唐·罗隐《言》:“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

〔悬河口〕 宋·贺铸《小梅花·行路难》:“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言河〕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言河激箭,浴紫贝以飞湍。”


【词语口似悬河】  成语:口似悬河汉语词典:口似悬河

猜你喜欢

  • 弃?年

    源见“终军弃?”。指少年有为之时。唐 耿?《送郭秀才赴举》诗:“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新经梦笔夜,才比弃?年。”

  • 定省

    同“晨昏定省”。《晋书.王坦之传》:“孝宗太后慈爱之隆,亦不必异所生,琅邪王 馀姚主及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诲。”《聊斋志异.江城》:“明日可移家去,仍与父母同居,庶便定省。”亦泛指探望问候亲长。

  • 熟能生巧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 燕然石

    源见“勒铭燕然”。指建立边功的纪念碑。唐 耿?《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词语燕然石】   汉语大词典:燕然石

  • 秦鞭

    同“秦王鞭石”。明陈子龙《燕中秋感》诗之四:“汉将何年过渤海,秦鞭无计渡营州。”

  •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愆( ㄑㄧㄢ qiān ):过失。忘:读妄。率:遵循。由:沿袭。旧章:旧法度。 没有过失,也不妄为,事事遵循老法旧章。 形容人循规蹈矩,照章办事。语出《诗.大雅.假乐》:“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

  • 践冰

    源见“履薄临深”。比喻处于险境。三国 魏曹植《陈审举表》:“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词语践冰】   汉语大词典:践冰

  • 汉家侧席

    《后汉书.章帝纪》载:汉章帝曾下诏:“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李贤注:“侧席,谓不正坐,所以待贤良也。”后因以“汉家侧席”为帝王求贤的典故。唐钱起《送褚大落第东归》诗:“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

  • 云龙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亦喻朋友相得。清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唐有韩 孟,云龙两连翩。”【词语云龙】   

  • 比干剖心

    指比干向商纣王进谏忠言,被商纣王剖心杀死之事。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无道,残害忠良。商纣王荒淫无道,其庶兄微子几次劝导进谏,皆不听。于是微子与大师(古代三公之一)、少师(辅导太子之官)商议,一起出走避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