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郎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缺乏学识,吴主孙权劝他涉猎往事,加强对兵书史策的学习,并举古今当政勤学的例子对他加以勉励。吕蒙受到激励后,笃志就学,终于丰富了学识,大有成就。后鲁肃与他谈论起来,发现他与旧时的阿蒙简直成了两个人。

后因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关于此事,参见本书“刮目相待”条。

晋书.慕容德载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


偏正 阿蒙,吕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吕蒙年轻时不爱读书,后来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后用“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贬义。用于描写学识浅陋的人。→胸无点墨↔学富五车


【典源】 《三国志·吴书· 吕蒙传》裴松之注引 《江表传》 曰:“初,(孙)权谓 (吕) 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宜急读《孙子》、《大韬》、《左传》、《国语》 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今译】 三国时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目前都已当权掌事,应该多学习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吕蒙说:“在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时间读书。”孙权说:“我难道叫你们钻书本成为博士吗?不过是要涉猎书史丰富见闻罢了。像你们两人,资质聪敏,学必有所得,为什么不学呢? 应赶快读《孙子》、《六韬》等书。”吕蒙于是开始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有些见解,甚至超过了老儒。后来鲁肃代周瑜为都督,与吕蒙谈论,常被吕蒙驳倒。鲁肃拍着吕蒙的背说:“我以为贤弟只懂得武事,没想到现在学识渊博,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别人经过一段时日,变化很大,有不小长进; 或反其意用之,谦指自己没有长进。

【典形】 阿蒙碌碌、阿蒙吴下、怪阿蒙、吴下阿蒙、薄阿蒙。

【示例】

〔阿蒙碌碌〕 清·黄景仁《闻龚爱督从河南归》:“所愧平生拜母交,阿蒙碌碌常如昔。”

〔阿蒙吴下〕 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忧》:“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怪阿蒙〕 明·袁宏道《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门下疑夫子,吴中怪阿蒙。”

〔吴下阿蒙〕 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


【词语吴下阿蒙】  成语:吴下阿蒙汉语词典:吴下阿蒙

猜你喜欢

  • 斑斓

    同“斑衣戏彩”。明朱鼎《玉镜台记.得书》:“违定省,绝温凊,把斑斓旷也。”【词语斑斓】   汉语大词典:斑斓

  • 李恂清约

    《后汉书.李恂传》:“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辟司徒桓虞府。后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宣布恩泽,慰抚北狄,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悉封奏上,肃宗嘉之。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穿羊皮,服

  • 束身自爱

    犹束身自修。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见“束身自修”。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1章:“稍~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词语束身自爱】  成语

  •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盛开的样子。宋代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并列 形容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景象。语出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元·无名氏《七贤过关·四时思情》

  • 奋翮扶摇

    同“奋北溟”。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看他魁梧相貌,轩昂仪表,只合去奋翮扶摇,为甚似败翎孤鸟,淹留草茅?”

  • 炊菰斫脍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回故乡。宋陆游《初离兴元》诗:“炊菰斫脍明年事,却忆思游亦壮哉。”

  • 妄自菲薄

    自己过分地看轻自己。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偏正 随便地过分地轻视自己。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 如皋获雉

    同“如皋射雉”。清 范驹《点绛唇.有美而不得所匹者感其事代诉之》套曲:“曾听说御如皋获雉嫣然粲,曾听说怼庸材暮景词人赧。”

  • 模棱两可

    《旧唐书.苏味道传》载:唐朝苏味道为宰相,遇事怕担责任。尝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摸,通“模”。后因以“模棱两可”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明

  • 玉弩

    秦野有枉矢星,形如弩,其星西流,则天比见之而惊呼。后称流星为“玉弩”。《尚书.帝命验》:“玉弩惊天下。”【词语玉弩】   汉语大词典:玉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