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吾道非

吾道非

指孔子对子路说:难道我们的主张不对吗?后以此典形容措施主张是否有误。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仲氏,名由,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学生,是春秋末期儒者。他性情爽直勇敢,喜闻过,事亲至孝。 当时,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各国,受到很多挫折,孔子深知弟子们都怀愤怒之心,便叫来子路问道:“《诗经》书上说‘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它却徘徊在旷野’。是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呢?”子路说:“恐怕是我们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不信任我们。恐怕是我们智慧还不够吧?所以人们不放我们通行。”

【出典】:

史记》卷47《孔子世家》1931页:“孔子知弟子有愠(yùn运,怒)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我国最早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又称《诗经》)云:匪(同“非”)兕(sì寺,雌犀牛)匪虎,率(循顺)彼旷野(诗句出自《诗·小雅·何草不黄》)。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想必)吾未能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zhì至,同“智”)邪?人之不我行也。’”

【例句】:

唐·王维《送别》:“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猜你喜欢

  • 三捷

    《诗经.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采薇.序》:“《采薇》,遣戍役也。”《采薇》小序说此篇是歌咏“遣戍役者”。以上所引是本诗第四章之末二句,意思是说:我们的军队已经启程,谁还敢于定居止息?

  • 伤风败俗

    参见:伤化败俗并列 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径。唐·韩愈《论佛骨表》:“~,传笑四方,非细事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什么样的打击迫害都好忍受,什么样的屈辱终有澄清

  • 歌河女

    参见:仲御叩《河章》

  • 鲸眼

    同“鲸目”。唐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诗:“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 不思蜀

    同“乐不思蜀”。何其芳《忆昔》诗之三:“留连光景不思蜀,惆怅天神犹醉秦。”

  • 枉突徙薪

    同“曲突徙薪”。《宋书.桂阳王休范传》:“桂蠹必除,人邪必剪,枉突徙薪,何劳多力!”并列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柴草从灶旁搬开,以预防火灾。比喻防患于未然。《宋书·文五王传》:“桂蠹必除,人邪必剪,~,

  • 巨鳌冠山

    源见“龙伯钓鳌”。指神话中巨鳌头顶仙山使之稳定在海上。借指力大无穷。唐李白《大鹏赋》:“〔大鹏〕猛势所射,徐风所吹……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

  • 俊造

    《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后因以“俊造”指才智杰出的人。《三国志.魏武帝纪》:“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

  • 不测之渊

    《战国策.魏策》:“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不测之渊,谓深不可测,常用以比喻危险之地。汉.刘向《说苑.正谏》:“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偏正 渊

  • 邻笛哀声

    同“邻人吹笛”。唐皇甫冉《秋夜寄所思》诗:“邻笛哀声急,城砧朔气催。芙蓉已委绝,谁复可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