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

比喻利害关系密切,休戚与共。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曾借道于虞以伐虢,虞大夫宫之奇谏之不听,致使虢失下阳之地。三年后,晋献公再次借道伐虢。宫之奇知道后,又向虞君进谏。他说,虢国是我国的领邦和屏障,虢如被灭,虞国也要跟着灭亡。俗话说,“唇亡齿寒”,正是指的我国和虢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虞君没有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当年冬,晋国在灭虢之后的还师途中,又顺便灭掉了虞国,应验了宫之奇的预言。

【出典】: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例句】:

战国策·韩二》:“唇揭者其齿寒。” 唐·卢照邻《五悲·悲穷通》:“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


并列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鳌拜:遏公啊,你要明白,我一旦倒台了,下一个就是你。~哪!”△描写关系密切。→唇齿相依 巢毁卵破 息息相关↔相忘江湖。 也作“唇竭齿寒”。


【典源】《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今译】 春秋时,晋侯又一次向虞国借道去攻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公进谏说:“虢国是我国的邻邦; 虢国若亡,虞国也不保。不能迁就晋国的贪心而招致祸患。过去曾借路给晋,已经过分了,怎能再借呢? 谚语说‘颊骨与牙床相互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觉寒冷’,正好说明虞、虢两国的关系。”而虞公不听谏言,后晋借道先灭虢,返回时又灭虞。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彼此利害相关,互相紧密依存。

【典形】 齿寒、唇齿、唇齿国、唇亡、辅车、暮虢朝虞、唇亡齿枯、唇齿邦、唇齿累、忌唇齿。

【示例】

〔齿寒〕 清·王摅《落齿用昌黎韵》:“齿寒由唇亡,唇在今何恃。”

〔唇齿〕 唐·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唇齿国〕 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唇亡〕 清·黄遵宪《再述》之二:“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辅车〕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处未加骈拇,于中或辅车。”

〔暮虢朝虞〕 金·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二:“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词语唇亡齿寒】  成语:唇亡齿寒汉语词典:唇亡齿寒

猜你喜欢

  • 陨雹飞霜

    源见“六月飞霜”。指遭受冤枉和诬陷。明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金门侍臣李白遭诬枉,下浔阳诏狱,钩治永王逆党。臣知冤状,义激冲冠,代为稽颡。念陨雹飞霜,孤忠可亮。”并列 陨,从高空掉下。据汉·王充《

  • 桃花人面

    源见“人面桃花”。形容女子貌美。或借指意中人。宋蔡伸《洞仙歌》词:“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清李渔《奈何天.逼嫁》:“若不是我惊魂易转,险些儿,隔断了桃花人面。”见“人面桃花①”

  • 吹万

    《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成玄英疏:“风唯一体,窍则万殊。”谓风吹万窍,发出各种声响。宋苏轼《飓风赋》:“呜呼!小大出于相形,忧喜因于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

  • 抱玉泣血

    源见“和氏之璧”。指因怀才不遇或忠贞蒙冤而悲伤。汉王充《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楚王、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 白鸥吾侣

    同“白鸥盟”。宋 詹玉《桂枝香.丙子送李倅东归》词:“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 夜以接日

    见“夜以继日”。《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一》:“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不足以奉上。”【词语夜以接日】  成语:夜以接日

  • 奔命

    闻命面奔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吴于是代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楚罢于弃命。”罢:通“疲”。后世“罢于奔命”泛指穷于应付而精衰力尽的意思。又作传达紧急命令解释。如《汉书.丙吉传》:“发奔命,警各

  • 臼中无釜

    梦兆妻死的故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江淮有王生者,榜言解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中。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釜:锅子。参见“炊臼之梦”条

  • 神龟乐

    源见“曳尾泥涂”。谓像神龟那样自得其乐。比喻不为仕宦所羁,逍遥自在。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之十:“风尘日已远,郡枕子陵溪。始见神龟乐,优优尾在泥。”【词语神龟乐】   汉语大词典:神龟乐

  • 礼多人不怪

    礼:礼貌。 遇事讲究礼貌,是不会被人责怪的。语出《文明小史》二回:“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好在礼多人不怪,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何况我呢?”《官场现形记》三一回:“他们做京官的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