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唾壶敲缺

唾壶敲缺

同“唾壶击缺”。宋张炎《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词:“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先祖旦釜公《巩县幕中五十自寿沁园春》云〕忧来处,把唾壶敲缺,羯鼓频抓。”


见“唾壶击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2:“(先祖旦釜公《鞏县幕中五十自寿沁园春》云)忧来处,把~,羯鼓频挝。”


【典源】 《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五引晋·裴启《语林》: 云:“王大将军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便以如意击珊瑚唾壶,壶尽缺。”《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晋书·王敦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敦字处仲,任大将军,他曾立有大功,后因专擅朝政,为晋帝所忌惮。王心中闷闷不平,在饮酒后常吟诵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一边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都被敲缺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抱负才能不得施展,胸中感慨苦闷; 或形容慷慨高歌悲吟。

【典形】 高歌唾壶缺、歌缺壶、击碎玉唾壶、击唾壶、击玉壶、扣壶、扣铜壶、烈士吟、敲壶、敲缺唾壶、缺壶、缺唾壶、兽壶敲玉、碎唾壶、唾壶残、唾壶空击、唾壶敲缺、唾壶心、玉唾壶、醉击玉壶、敲缺铜壶、琼壶敲缺、狂叩唾壶、唾壶口、缺壶歌、缺壶声、壶堪击、扣壶歌、击歌壶、唾壶击缺。

【示例】

〔高歌唾壶缺〕 清·丘逢甲 《放歌与陈伯贞》:“可怜暮年烈士心,夜半高歌唾壶缺。”

〔歌缺壶〕 明·杨慎《金衣公子》:“休歌缺壶,休投暗珠,神仙原是英雄做。”

〔击碎玉唾壶〕 清·邵长蘅《解仲长画十八学士图歌》:“慷慨击碎玉唾壶,高吟梁父浮云徂。”

〔击唾壶〕 宋·王安石《和张仲通见寄》:“欹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

〔击玉壶〕 唐·李白《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扣壶〕 清·唐孙华《题薪禅弟击壶图》:“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扣铜壶〕 宋·王沂孙《声声慢》:“短景凄然,残歌空扣铜壶。”

〔烈士吟〕 元·郝经《老马》:“短歌声断银壶缺,常记当年烈士吟。”

〔敲缺唾壶〕 明 · 练高 《送赵将军》:“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陇头吟。”

〔缺壶〕 金·元好问《过希颜故居》之一:“缺壶声里短歌行,星斗阑干醉胆横。”

〔缺唾壶〕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见寄》:“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兽壶敲玉〕 元·张可久《水仙子·青衣洞天》:“鹤羽携风采药忙,兽壶敲玉悲歌壮。”

〔碎唾壶〕 清·黄遵宪《仰天》:“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

〔唾壶残〕 清·赵执信《悲骊马》:“酒酣自击唾壶残,白日回光天色改。”

〔唾壶空击〕 宋·张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两宫何处? 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

〔唾壶敲缺〕 宋·张炎《台城路·寄姚江》:“虚沙动月,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

〔唾壶心〕 明·袁宏道《得李宏甫先生书》:“悲哉击筑泪,已矣唾壶心。”

〔玉唾壶〕 宋·陈与义《某窃慕东坡》:“铁如意畔无忧畏,玉唾壶旁耐岁年。”


【词语唾壶敲缺】  成语:唾壶敲缺汉语词典:唾壶敲缺

猜你喜欢

  • 广武庐

    《文选》卷二十四晋.何敬祖(劭)《赠张华》:“周施我陋圃,西瞻广武庐。”唐.李善注:“臧荣绪《晋书》曰:‘吴灭,封张华广武侯。’”晋灭吴之后,张华以功封广武侯。何劭在《赠张华》诗中称张华的住处为“广武

  • 远到

    源见“远到之器”。称人才德高远,必有远大前程。《新唐书.萧嵩传》:“时崔琳、王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词语远到】   汉语大词典:远到

  • 心病还将心药医

    见〔心病还从心上医〕。【词语心病还将心药医】  成语:心病还将心药医汉语大词典:心病还将心药医

  • 冰斧

    源见“冰人”、“执柯”。指媒人。《聊斋志异.鸦头》:“赵戏之曰:‘君倘垂意,当作冰斧。’王怃然曰:‘此念所不敢存。’”何垠注:“冰斧,媒妁也。《诗.邶风》:‘迨冰未泮,’又《豳风》:‘匪斧不克。’”【

  • 循名校实

    犹循名责实。《晋书.刘弘传》:“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见“循名责实”。《晋书·刘弘传》:“皆功行相参,~,条列行状,公文具上。”【词语循名校实】  成语:循名校实汉语大词典:循名

  • 歌落梁尘

    《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雅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歌落梁尘”形容歌声动听。宋杨无咎《踏莎行》词:“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暂还南国同邀赏。”

  • 笑处藏刀

    同“笑里藏刀”。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熏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见“笑里藏刀”。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毒性有如蜂虿。”【词语笑处藏刀】  成语:笑

  • 水底含沙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清查慎行《座主侍读徐公将南归感恩述事》诗之四:“水底含沙岂有因,何当举国逐浮沉?”

  • 潘鱼

    《文选》卷二十三晋.潘安仁(岳)《悼亡诗三首》其一:“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晋代文人潘安仁在《悼亡诗》中以“比目鱼”、“中路

  • 韩非孤愤

    《史记.韩非列传》:“(韩)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悲廉直之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十余万言。”战国时,韩国贵族韩非是一位作家,他的著作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