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圣师梦奠

圣师梦奠

源见“夫子梦奠”。指孔子死亡。宋陆游《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诗:“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


【典源】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 (zuo)也; 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今译】 孔子早起,在门边散步,歌道:“泰山将要颓倒了吗?栋梁将要倾坏了吗? 哲人将要逝去了吗?”然后进屋,当门而坐。子贡 (即端沐赐) 听到了觉得不祥,孔子大概是生病了,急忙进屋去看。孔子说。你来得怎么这样晚? 我前几天夜里,梦见自己坐奠于堂屋的两柱之间,这正是殷人祭奠的位置,而我,就是殷人啊。我恐怕是要死了。果然卧病七天后去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贤者贵人去世。

【典形】 奠楹、两楹奠、两楹梦、梦楹、商人奠、圣师梦奠、奠两楹。

【示例】

〔奠楹〕 清·赵翼《六哀诗·故公相赠郡王傅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两楹奠〕 唐·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两楹梦〕 宋·陆游《二子》:“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

〔梦楹〕 宋·王巩《挽苏辙诗》:“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商人奠〕 宋·范成大《太师陈文恭公挽词》之四:“梦已商人奠,身犹汉相朝。”

〔圣师梦奠〕 宋·陆游《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


猜你喜欢

  • 堂堂乎张

    堂堂:外表很有气派的样子。张:子张,孔子弟子。 原意是说子张派头很大。 后用以表示人的仪表堂堂。语出《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初学记》卷一一引《三辅决录注》:“田

  • 挂榻

    源见“陈蕃榻”。谓准备礼待贤士。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词语挂榻】   汉语大词典:挂榻

  • 下笔不自休

    《文选》卷五十二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注:傅毅字)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东汉辞赋家傅毅惯写长文,故班固说他“下笔不能自休

  • 象罔索珠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传说黄帝出游遗失了玄珠,派了好几个人去找都未找回,于

  • 登塔

    同“雁塔题名”。清孙枝蔚《五兄大宗举于乡》诗:“哲兄登塔日,贤妇下机时。”

  • 丹槛折

    源见“朱云折槛”。指忠直之臣犯死直谏。唐杜甫《闻高常侍亡》诗:“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词语丹槛折】   汉语大词典:丹槛折

  • 市门仙尉

    源见“吴市隐”。美称弃官隐遁者。叶玉森《水调歌头.挽贲湖许荻村先生》词:“谁识市门仙尉,自表村人墓字,即此足千秋。”

  • 无所措手

    参见:无所措手足【词语无所措手】  成语:无所措手汉语大词典:无所措手

  • 问扬雄字

    源见“载酒问奇字”。泛指向大师登门求教。清程先贞《寄顾亭林侨寓济南》诗:“欲问扬雄字,须登李白楼。”

  • 阳精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清河令徐季龙使人行猎,令辂筮其所得。”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辂言:‘……是以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阳精,古人有龙为阳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