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伐:自我夸耀),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标帜),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屏,退避)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事又见《东观汉记》卷九《冯异传》。

冯异谦虚恭谨,治军有方,每当诸将在一起论功时,他从不参与谈论争竞,常常一个人退避大树下独坐。故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旧因以“大树将军”喻赞带兵将领不居功骄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东篱处士(晋陶渊明号东篱处士),亦出茅庐;大树将军,应怀义愤。”


其他 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并坐论功,异(冯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南史·冯道根传》:“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也。’”△褒义。多用于将领方面。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二三引《东观汉记》 曰:“冯异字公孙,为人谦退,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后汉书·冯异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为人谦和容让,与其他将军路上相遇时,冯异就将车避在一边。每当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论功,冯异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为人谦和不争。

【典形】 大树将军、大树之功、将军大树、将军树、思冯异、将军坐、倚大树、大树萧萧。

【示例】

〔大树将军〕 宋·陈与义 《雷雨行》:“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

〔大树之功〕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先登陷敌,无遗大树之功。”

〔将军大树〕 北周·庾信《答赵王启》:“都尉青旗,即时春色; 将军大树,已复花开。”

〔将军树〕 唐·王昌龄《从军行》:“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思冯异〕 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词语大树将军】  成语:大树将军汉语词典:大树将军

猜你喜欢

  • 流觞高会

    源见“兰亭会”。指流杯曲水饮宴。宋曹冠《夏初临.淳熙戊戌四月既望游涵碧》词:“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 凤纪

    同“凤历”。南朝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刹下铭》:“功昭凤纪,德契云名。”唐杜甫《千秋节有感》诗:“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词语凤纪】   汉语大词典:凤纪

  • 君子终日乾乾

    乾乾:自强不息。 君子整天坚强振作。 常用以勉人振奋不懈。语出《易.乾.文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

  • 朝不谋夕

    谋:谋划,打算。 早晨不能为晚上的事预作谋划。 形容形势危急,或生活穷困,只能暂顾眼前,难作长久之计。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杜预注:“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长久。”晋.葛洪

  • 忘家狗

    源见“丧家之狗”。忘,通“亡”。比喻穷迫无处存身的人。明郑若庸《玉玦记.投贤》:“想仲尼亦似忘家狗,不信你这样人做官,也难知雕鹗解横秋。”【词语忘家狗】   汉语大词典:忘家狗

  • 不朽之盛事

    指文章。意谓立言可以不朽。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张籍《上韩昌黎书》:“若执事守章句之学,因循于时,置不朽之盛事,与夫不知言者亦无以异矣。”【词语不朽之

  • 嬴台

    源见“乘鸾”。古代传说中萧史、弄玉所居之凤台。唐陈子昂《馆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铭》:“闻嬴台有孔雀凤凰之事,瑶情悦之。”【词语嬴台】   汉语大词典:嬴台

  • 桑门

    梵语‘‘沙门”异译,指僧侣和尚,《后汉书.楚王英传》:“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絜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唐李贤注:“伊蒲塞,即优婆塞也,中华翻为

  • 观文知人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qú),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之德,世叹其质直。”原是对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评价,说他的作品反

  • 竹林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晋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