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壤王郎

天壤王郎

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迁谢家,意大不说(悦)。太傅(谢安)慰释之曰:‘王郎,逸少(王羲之)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憾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羯、末(见下引),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事又见《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谢道韫看不上王凝之,他认为王、谢两大家族中,有能为的同辈兄弟不少,偏偏天地之中竟有王凝之这样的人,使人颇不称心!后因称妇女所嫁丈夫不称意,叫做“抱天壤王郎之恨”。宋.刘克庄《后村别调.满江红.送王实之》词:“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这里的用法不同,王郎暗指王实之,词意称赞他是天地之间杰出的人才,恰与道韫鄙薄王凝之的意思相反。


其他 王郎,指晋王凝之。原为谢道韫看不起其夫王凝之故说出这样的话:天地间竟有这样的王郎。后指妇女对所嫁丈夫不满意。又指人世间难得的青年男子。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大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秋瑾集·精卫石四》:“道韫文章男不及,偏遇个~冤不冤。”宋·刘克庄《满江红·送王实之》:“~,数人物,方今第一。”△常用于指大家闺秀,嫁无佳偶,总感到丈夫不称心如意。


【词语天壤王郎】  成语:天壤王郎汉语词典:天壤王郎

猜你喜欢

  • 阿鹜嫁

    《三国志.魏书.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唯当嫁卿阿骛耳。

  • 代耕

    《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旧时官吏不耕而食,因称为官食禄为“代耕”。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论》:“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克祀。故食禄之家,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

  • 三鱼

    源见“三鳣集”。即三鳣鱼。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隶释.太尉杨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应,贻我三鱼,以章懿德。”【词语三鱼】   汉语大词典:三鱼

  • 云行雨洽

    见“云行雨施”。《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北齐文武舞歌》:“~,天临地持。”【词语云行雨洽】  成语:云行雨洽汉语大词典:云行雨洽

  • 东野之言

    同“齐东野语”。《世说新语.言语》“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南朝 梁 刘孝标注:“按寔(陈仲弓之名)之在乡里,州郡有疑狱不能决者,皆将诣寔……岂有盛德感人若斯之甚而不自卫,反招刑辟,殆不然乎!此所谓东野之言

  • 七臣

    《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谏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后汉书.刘瑜传》:“惟陛下设置七臣,以广谏道。

  • 椒花属思

    源见“椒花颂”。称颂女子富于文才。唐吴融《个人三十韵》:“柳絮联章敏,椒花属思清。”

  • 太乙藜

    同“太乙燃藜”。清顾炎武《拟唐人五言八韵.班定远投笔》:“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词语太乙藜】   汉语大词典:太乙藜

  • 乘云

    《庄子.天地》:“封人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庄子.天地》中借华地守封疆人的话阐明圣人年老后应该脱离世俗,追求仙境,跟着白云飘流,无忧无虑。后遂用为脱俗超凡之典。唐.钱起

  • 三逐乡闾

    汉刘向《说苑.尊贤》:“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