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夺席

夺席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戴凭传》:“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也。习《京氏易》。年十六,郡举明经,征试博士,拜郎中。时诏公卿大会,群臣皆就席,凭独立。光武(光武帝刘秀)问其意。凭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即召上殿,令与诸儒难说,凭多所解释。帝善之,拜为侍中,数进见向得失……正旦朝贺,百僚毕集,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后汉.光武帝使戴凭在朝廷正旦朝贺之日,讲说经书,难倒诸博士,连续重夺五十席座。后因以“夺席”喻指善于辞,巧于言辩。

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诗:“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谖。”


【词语夺席】   汉语词典:夺席

猜你喜欢

  • 孝先腹笥

    同“孝先便腹”。叶玉森《赠李梅盫知事合肥》诗:“孝先腹笥罗五年,刘伶酒德倾百觚。”

  • 丰屋之过

    同“丰屋之戒”。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章华构,而丰屋之过成;露台辍,而玄默之风行。”【词语丰屋之过】  成语:丰屋之过汉语大词典:丰屋之过

  • 三谏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古代礼法认为,如果臣谏君连续三次不听,就算是到了一个适宜程度,应该停止进谏,不可无休止地去说。后因用为典实。唐.窦常《谒三闾庙》:“君非三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表示虽不居官,仍然关心朝政。《中国现在记》一回:“他此时虽然是已经挂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思想。”见“身在江海,心驰魏阙”。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1

  • 墨子悲染丝

    《墨子.所染》:“子墨子(墨翟)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按,《淮南子.说林训》谓:“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

  • 北辙南辕

    源见“南辕北辙”。比喻行为与目的正好相反。清周亮工《吴庭发等相慰感赋》:“北辙南辕意倍萦,群众千里慰惸惸。”见“南辕北辙”。宋·文天祥《回求兴赵权县》:“以雍客之隽轨,将慷慨于公车,~,遽江湖之相远。

  • 锦囊负矢

    源见“锦囊三矢”。指用兵作战,安邦卫国。清王士禛《送陶季之潞州》诗:“锦囊负矢盛意气,歌声慷慨留三垂。”【词语锦囊负矢】   汉语大词典:锦囊负矢

  • 兕多牛有皮

    源见“华元弃甲”。谓以遁词掩饰失败。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弃甲尚文过,兕多牛有皮。”

  • 一见如故

    同“一见如旧”。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李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见 “一见如旧”。宋·张泪《贾氏谭录》:“李邺侯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词语一见如故】  成

  • 老铁铸错

    源见“铸成大错”。指酿成大错。清周亮工《庚子重九杂感》诗之一:“老铁铸错成,大悔亦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