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椽笔

如椽笔

世说新语.佚文》:“王珣梦人以大笔与之,管如椽子大。既觉,语人曰:‘此他日当有大手笔事。’少日,烈宗晏驾,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此据《北堂书钞》“艺文部”十,《太平御览》卷三九九、五九六、六百五校定)

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晋武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大手笔”,犹言“如椽笔”。大手笔事,指有关朝廷大事的文诰诏命等重要文字。例如,《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后也称名作家或其作品为‘大手笔’。《新唐书.苏颋传》:“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苏颋封燕国公,张说封许国公,故称。用“如椽笔”或“大笔如椽”,则是赞誉写文章文体高妙,笔力雄健。程巨夫《和寅夫惠教游鼓山》诗:“烦公更沘(以笔蘸墨)如椽笔,摹写云天不尽容。”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词:“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词语如椽笔】   汉语词典:如椽笔

猜你喜欢

  • 敛怨

    《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后以“敛怨”谓招惹怨恨。唐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不得赊取抑配,因兹敛怨扰人。”《宋史.河渠志一》:“或物以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寻已罢

  • 庞眉白发

    犹尨眉皓发。《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忽见一个老儿庞眉白发,年约六十已外。”见“尨眉皓发”。《醒世恒言》卷18:“忽见一个老儿~,年约六十已外。”【词语庞眉白发】  成语:庞眉白发汉语大词典:庞

  • 无己拥被

    参见:捶琴

  • 阮孚貂

    源见“金貂换酒”。借指贳酒之抵押物。宋韩维《春朝》诗:“黄公酒垆上,谁贳阮孚貂?”【词语阮孚貂】   汉语大词典:阮孚貂

  •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见“前车覆,后车戒”。

  • 羽仪

    同“鸿渐之仪”。《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成帝时,班況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唐韩愈《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

  • 吹笙伊洛

    源见“王乔控鹤”。用写神仙风度。唐 鲍容《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诗:“好见吹笙伊 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 苏东坡置在白鹅

    宋.苏东坡《迁居》诗序:“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少安乎?”其《迁居》:“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 阿侯

    《乐府诗集》卷八五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郎妇,十六生儿字阿侯。”阿侯是古诗中的人名,为莫愁所生之子。唐诗中常用以指称少年郎、情郎。唐.李贺《绿水辞》

  • 黄雀报珠

    源见“黄雀报”、“隋侯珠”。谓感恩图报。清蒲松龄《答汪令公见招》诗之三:“倘逐紫鳞藏壑去,拟随黄雀报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