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定远西还

定远西还

源见“玉关人老”。指将帅官员出使或任职边地时久而返回。金 邓千江《望海潮.献张六太尉》词:“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


【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 (班)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常恐年衰,奄忽僵仆,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列传》:“ (班) 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今译】 后汉班超镇守西域三十年,封为定远侯,年已七十,年老思念故乡。向汉帝上疏说:“臣今已年衰,常恐怕突然长卧不起,尸留异乡,从前苏武困留匈奴十九年,今臣奉命护守西域,如果寿终是没什么怨恨的,但恐怕后世或有其他非议。臣不敢希望回到酒泉郡,仅仅盼望生前能进玉门关。”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将帅官员出使或任职边地而返回。

【典形】 班超绝域、定远西还、生而望返、生入玉门关、玉门生入、班生白首、定远生入关。

【示例】

〔班超绝域〕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天将军丘乃敦崇传》:“而安国徒中,郁为卿相; 班超绝域,遂重生还。”

〔定远西还〕 金·邓千江《望海潮·献张六太尉》“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

〔生而望返〕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

〔生入玉门关〕 宋·陈参政《木兰花慢·送陈石泉》:“乡心日行万里,幸此身生入玉门关。”

〔玉门生入〕 清·王泽弘《送陈心简之辽东》:“才道玉门生入稳,谁知铁岭放归难。”


猜你喜欢

  • 不祧

    祧:远祖的庙。古代要把世次疏远的神主陆续迁往祧庙合祭,只有始祖是永不迁移的,这叫“不祧”。《宋史.礼志》:“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桃之庙矣。”后因以比喻首创的功业或永不可废的事物。【词

  • 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论述君民关系时说:君犹若风,民有如草。草应风而倒伏。后因用为以德化民之典。《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纮至,与

  • 绳祖

    同“绳武”。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词语绳祖】   汉语大词典:绳祖

  • 耐弹

    源见“刘棉花”。意谓专事阿谀上司屡能保职位的官吏。清黄遵宪《李肃毅侯挽诗》:“总无死士能酬报,每驳言官更耐弹。”

  • 春华秋实

    春华:春天的花。秋实:秋天的果实。旧时以春华比喻文采,秋实比喻德操。合起来比喻学问与德业的关系密不可分。邢颙(?一223年),字子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鄚州镇)人。曹操任之为冀州从事,因为德行出众,

  • 盗竽

    《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余者,是之谓盗竽矣

  • 直生取疑

    参见“不疑诬金”。

  • 鲍氏骢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鲍司隶歌》:“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郭茂倩题解:“《乐府广题》曰:《列异传》云:鲍宣,宣子永,永子昱,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骢马,京师人歌之。”后因以“鲍氏骢

  • 驴鸣犬吠

    如同驴狗般的鸣叫,嘲笑人文章写得拙劣。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梁庚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庚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

  • 调殷鼎

    源见“盐梅和鼎”。指拜相。唐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诗:“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