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国归
《汉书.昭帝纪》:“苏武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
汉使臣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经十九年方回国,回国后任典属国。后遂用为咏使臣之典。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属国归何往,楼兰斩未还。”
《汉书.昭帝纪》:“苏武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
汉使臣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经十九年方回国,回国后任典属国。后遂用为咏使臣之典。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属国归何往,楼兰斩未还。”
不要吝惜在口头上帮助别人说几句话。 常用作请人说项之辞。语出《南史.谢裕传.附谢朓》:“朓好奖人才。会稽孔?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谓珪曰:‘士子声名未立
源见“梁鸿赁庑”。指居贫赁屋而住,劳作而食的贤士。清孙默《舟泊富春》诗:“风尘孙楚难为客,杵臼梁鸿好著书。”
谓人生短促,像一场梦。语出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老残游记续集.自序》:“人生如梦耳,人生果如梦乎?”郭沫若《人力以上》:“啊,‘人生如梦’,这虽是极古老的常谈,但
见( ㄒㄧㄢˋ xiàn ):同“现”。 没有比隐微之处更能显现其全貌了。 表示做人或做事在极小的地方也不能马虎放松。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清.李绿园《歧路
源见“东陵瓜”。指辞官归隐过田园生活。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超然出众。《晋书.嵇绍传》:“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亦作“鹤立鸡群”。现在也用来讽刺自鸣清高、脱离群众的人。参见“鹤立鸡群”条。并列 鸡
八尺叫“寻”,寻的一倍叫“常”。多指较短的距离或较小的地方。《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争寻常:为极小的地方而争战。《庄子.天运》:“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
同“埋玉树”。明文徵明《夜读亡友刘协中诗》诗:“眼中堪恨埋琼树,天上徒闻有玉楼。”
圣人:旧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即使是圣人对问题经过缜密考虑,也还会出现差错。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乌知圣人千虑,必有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