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床下之斗

床下之斗

源见“蚁斗”。指喧闹无谓的争斗。清卓人月《答詹曰至》书:“弟鲁钝之人,闻诸君争论,如床下之斗,不辨蚁牛。”


猜你喜欢

  • 屠门嚼

    同“屠门大嚼”。唐韩愈《崔十六少府以诗见投因酬三十韵》:“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词语屠门嚼】   汉语大词典:屠门嚼

  • 颐指气使

    见“目指气使”条。并列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形容对人态度傲慢。高阳《粉墨春秋》:“管理这一批身分介于俘虏与客人之间的名流的是一个名叫井崎喜太郎的中尉,~,架子极大。”△

  • 横汾歌吹

    同“横汾鼓吹”。唐徐彦伯《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 鹊成桥

    同“鹊填桥”。唐袁晖《七夕闺情》诗:“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 伊籍懒

    参见:伊籍一拜

  • 彭聃夭

    源见“庄叟彭殇”。聃,指老子,相传其寿极长。后以“彭聃夭”表示寿夭生死皆虚幻。晋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莫大于殇子,彭 聃犹为夭。”

  • 贯狱

    同“贯索”。明 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王子晋弃万乘而仙举缑山之上,以不生为生者也;累囚服桎梏而偷延贯狱之中,以死为不死者也。”【词语贯狱】   汉语大词典:贯狱

  • 桃源想

    源见“桃花源”。指隐居出世的念头。明蓝仁《西山暮归》诗:“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词语桃源想】   汉语大词典:桃源想

  • 声色俱厉

    色:脸色。厉:严厉。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典出晋明帝司马绍之事迹。晋明帝司马绍少时聪明伶俐,为东宫太子时,有文武才略,礼贤好客,爱好文学,当时有名的大臣王导、温峤、桓彝、阮放等都和太子亲近,在他身边人才

  • 隐居以求其志

    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愿。 这是古人生逢乱世所采取的一种全身远害的态度。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后汉书.逸民传.序》:“或隐居以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