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此典指廉颇年老饭量很大,身体还很健壮。后以此典比喻老当益壮,雄风不减;或比喻食量极佳;或反其意而用之,称年老体衰不能任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周官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上卿。这里指高级长官),屡次战胜齐、魏等国。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他坚壁固守三年,后因赵孝成王改用赵括为将,被秦军打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继位,派乐乘代替廉颇为将,廉颇气愤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并不信任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去探望廉颇是否还有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使者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穿铠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赵国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道:“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大,可是与我坐在一起,一会儿就去三次粪便。”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此典又作“廉颇强饭”、“三遗矢”、“善饭廉颇”。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8、2449页:“廉颇居梁(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因魏也称“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赵悼襄王宠臣)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令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pī披,通“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屎”,拉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例句】: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虽复廉颇强饭,马援据鞍,求欲报恩,何能为役?” 宋·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之二:“又不见,相如怀璧空归来,廉颇善饭何壮哉。” 清·钱谦益《奉谒少师高阳公》:“朝家议论三遗矢,社稷安危一亩宫。” 清·孟传璇《沁园春·老将》:“善饭廉颇,雄心充国,恍到千旗万马间。”


【典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今译】 战国时赵将廉颇因事出走到魏国,魏王不能信用他。当时赵国几次被秦国打败,赵王想重新起用廉颇,廉颇也愿意回去。赵王派使者去看廉颇是否还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金贿赂使者,让他诋毁廉颇。赵使者见到廉颇后,二人共餐,廉颇一顿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征战。赵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饭量还很好,不过与我坐了一会,就三次去大便了。”赵王于是认为廉颇已老,不再用他。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人老当益壮,雄风犹在; 或反其意用之,称年老力衰,不堪任用。

【典形】 廉颇强饭、廉颇善饭、三遗矢、善饭廉颇、强饭廉颇、廉颇老、廉颇饭。

【示例】

〔廉颇强饭〕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虽复廉颇强饭,马援据鞍,求欲报恩,何能为役?”

〔廉颇善饭〕 宋·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之二:“又不见,相如怀璧空归来,廉颇善饭何壮哉。”

〔三遗矢〕 清·钱谦益《奉谒少师高阳公》:“朝家议论三遗矢,社稷安危一亩宫。”

〔善饭廉颇〕 清·孟传璿《沁园春·老将》:“善饭廉颇,雄心充国,恍到千旗万马间。”


猜你喜欢

  • 槐根梦

    同“槐安梦”。元乔吉《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曲:“槐根梦觉兴亡破,依旧南柯。”【词语槐根梦】   汉语大词典:槐根梦

  • 畜鸡供老母

    源见“林宗过茅”。指孝养父母。清方文《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二:“畜鸡供老母,画粥度荒年。”

  • 迁莺侣

    源见“出谷迁乔”。指同时登第的人。唐李商隐《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

  • 康节行窝

    源见“安乐窝”。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十:“十余家如康节先公所居安乐窝,起屋以待其来,谓之行窝。”指宋人为接待邵雍仿其所居安乐窝而为之建造的居室。后因指可以小住的安适之所。邵雍,谧康节,故称。清赵

  • 识途老马

    源见“老马识途”。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能为先导者。《儿女英雄传》十八回:“你但有志读书,我自信为‘识途老马’。”见“老马识途”。《儿女英雄传》18回:“你但有志读书,我自信为~。”【词语识途老马】

  • 攀辕扣马

    谓老百姓恳切挽留地方官。汉代班固等撰《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微,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伦密委去,百姓闻之乘船追之,交错水中,其得民心如此。”第五:姓。并列 攀辕,拉住车辕。

  • 卢敖

    源见“汗漫游”。秦始皇时,有志于周游世界的燕人。借指姓卢的人。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长安纸价

    同“洛阳纸贵”。清袁于令《西楼记.觅缘》:“技擅雕虫,素重长安纸价。”

  • 马融羌管

    同“马融笛”。宋无名氏《定风波》词:“凭仗高楼频祝付,说与马融羌管且停吹。”

  • 梼杌

    源见“四凶”。原为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泛指恶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梼杌比肩。”【词语梼杌】   汉语大词典:梼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