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主谓 比喻万事皆成。《三国志·吴书·周鲂传》:“~,时不再来。”△用于事成。又作“百举
源见“焦尾琴”。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唐韩愈《题木居士》诗之二:“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指为人解围。《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鲁仲连助赵解除了邯郸之围,赵以千金为寿,鲁仲连笑曰:“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遂辞平原君而去。并列 排除危难,调解纠纷。语本《战国策·
源见“三鳣集”。登公卿高位的吉兆。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诗:“衔鳣杨氏宅,下马董公茔。”
详见“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条。偏正 艾,艾叶所制艾绒,可供针灸用。比喻提早做好准备。语出《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据赵岐说,艾干久益善,故有“三年
同“云泥之别”。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见“云泥之别”。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
《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晋书.殷仲堪传》:“谓
源见“悬车告老”。古代致仕退休之年。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四十强仕,七十悬车,著在格言,存诸甲令。”
《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左传.昭公三年》:“三老冻馁。”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不见养遇。”“三寿”为古人所指高寿的三个等级之合称,上寿百二十岁,中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也。……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郑弘对于政务十分熟悉,能够不断地建议修补各种典章制度。郑弘为尚书令,尚书省位於宫廷之南,故尚书省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