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攻乎异端

攻乎异端

攻:钻研。乎:犹“于”。异端:自居为正统派的人用以指斥不同的思想派别。 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语出《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一七八首:“自觉穷年累月,无一日敢废书不观,尚且正经、正史不能参究,何暇攻乎异端?”《三侠五义》四回:“老爷闻听,心中暗想:‘即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攻乎异端之理?’”也指对异端的排斥。攻,指斥。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攻乎异端,归之正义。”明.张凌虚《谈辂》:“任昉序《王俭集》有‘攻乎异端,归之正义。’可见攻字从攻击之攻。”


述宾 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语出《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三侠五义》4回:“只见李保禀道:‘请到法师,是个少年儒流’。老爷闻听,心中暗想:‘既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之理。’”也指对异端的指斥。△多作贬义。用于政治观点与学术流派。


【词语攻乎异端】  成语:攻乎异端汉语词典:攻乎异端

猜你喜欢

  • 王陵戆

    《史记.高祖本纪》:“吕后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汉代王陵以耿直著称,被人称为“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刘邦所谓

  • 大笔如椽

    亦作“如椽大笔”。象椽子一样大的笔。比喻文笔刚健有力,文章气势宏伟。王殉(350-401年),字元琳,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之孙。初为桓温掾,晋孝武帝司马曜时为尚书右仆射。时孝武帝颇好典籍,王

  • 从事

    源见“青州从事”。指嗜酒者。宋陈造《重九山阳仪真两使君送酒》诗:“两州各遣六从事,九日俄成一病翁。”【词语从事】   汉语大词典:从事

  • 雍门言

    源见“雍门泣”。指雍门子周对孟尝的进言。晋张载《七哀诗》:“感彼雍门言,凄怆哀往古。”

  • 黄金台骨

    源见“黄金台”、“千金市骨”。喻指良才。宋刘辰翁《金缕曲.送五峰归九江》词:“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

  • 朱邑祀桐乡

    同“桐乡归葬”。清袁枚《例有所避将迁滁州留别随园》诗之一:“不教朱邑祀桐乡,看过梅花便束装。”

  • 伥魂

    同“伥鬼”。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伥魂阴叫啸,?貌昼踟蹰。”【词语伥魂】   汉语大词典:伥魂

  • 结舌

    由于害怕而不敢说话或理屈词穷而说不出话来。《汉书.李寻传》:“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兴。”《汉书.杜钦传》:“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

  •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太阿( ㄜ ē ):剑名。柄:剑把。 倒持宝剑,把剑把交给别人。 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自己反受其害。语出《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网,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新唐书.吴

  • 作赋游梁苑

    参见: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