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

唐.郑谷《十月菊》诗:“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古人于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风俗。苏轼“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化用唐人郑谷《十月菊》“节去蜂愁蝶不知”句而反其意,是说重九为赏菊佳节,过此之后,便失去时宜,不仅赏花人叹其迟暮,蛱蝶也为因失去采花良辰而愁苦。后常以“明日黄花”借喻已过时的事物。宋.胡继宗编《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日明日黄花。”鲁迅《两地书》七:“拟先呈先生批阅,则恐久稽时日,将成明日黄花。”


偏正 明日,原指重阳节后一日。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错过节令,就感到不应时没兴味。“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事物虽好,但已过时,失去了价值。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蝶也愁。”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假使对于我毫无认识,就介绍了,也等于~。”△贬义。多用于表示感伤,亦用于对事物的评价。也作“过时黄花”。


明日黄花”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亦兼寓迟暮不遇之意。

既然是 “明日”为什么又是 “过时”了的呢?

原来,此语的 “明日”不是 “明天”、“次日”的意思,而是指重阳节之后的日子。它的特定出处源于宋·苏轼的诗词:

《分类东坡诗六·九日次韵王巩》: “相逢不用忘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又: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 明日黄花) ,已渐 “枝头抱香死”了,所以“蝶也愁”。

重阳节又谓之 “登高节”( 今又谓 “敬老节”) ,重阳节过后再登高赏菊,也就失去节令的意义了,所以 “明日黄花”( 节后菊花) 即用以比喻 “过时”之义。


【词语明日黄花】  成语:明日黄花汉语词典:明日黄花

猜你喜欢

  • 盘硬

    同“盘空硬语”。陈衍《知稼轩诗序》:“大略才富者喜其排奡,趣博者领其兴会,即学不焉至,亦盘硬而不入于生涩,流宕而不落于浅俗。”【词语盘硬】   汉语大词典:盘硬

  • 鹿引寻草

    指阮孝绪为母求药的故事。阮孝绪(479-536年)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终生隐居。自幼至孝,性情沉静。13岁遍通《五经》,常自屏居一室,除非晚上服侍父母就寝,早晨向父母问安,从不出门,

  • 槛外长江空自流

    槛( ㄐㄧㄢˋ jiàn ):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 看栏外长江,依旧滔滔东流。 慨叹人事变迁,而长江依然如故。 古人对景伤怀之辞。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北山北

    《后汉书.法真传》:“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诣谒。太守曰:‘昔鲁哀公虽为不肖,而仲尼称臣。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

  • 行露

    《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朱熹集注:“南国之人,遵召伯之教,服文王之化……故女子有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作此诗以绝其人。”后因以“行露”为女子守贞自誓之典。

  • 雀角鼠牙

    《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注:音yōng,墙)?”雀和鼠能够毁坏人家的房屋,如同打官司能够使人倾家荡产一样,因而用来作为打官司的典故。亦简作“雀角”。

  • 后庭花

    《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祯明,陈后主年号,为公元587——589年。谶,预言,音chèn

  • 潘岳悼亡

    晋潘岳《悼亡诗》之一:“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折。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后因以“潘岳悼亡”为丧妻之典。周咏《泣红亭小说题词》

  • 新雨

    源见“旧雨今雨”。指新朋友。清朱彝尊《冯检讨招诸同年集》诗:“新雨不来那在眼,故人相对且开颜。”【词语新雨】   汉语大词典:新雨

  • 临渴穿井

    穿:凿,挖。临到口渴时才去打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语本《内经.素问》:“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见“临渴掘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