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后遂以“斗蛇”喻国家内乱。唐卢照邻《郑太子碑铭》:“犬牙晋 楚,鼎定齐 秦,时遇斗蛇之馀,乍进牵羊之弊。”【词语斗蛇】
源见“华亭鹤唳”。比喻故乡或旧游之地已起沧桑变化。唐白居易《苏州故吏》诗:“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
源见“黄雀报”、“隋侯珠”。谓感恩图报。清蒲松龄《答汪令公见招》诗之三:“倘逐紫鳞藏壑去,拟随黄雀报珠来。”
《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兔园在宋州 宋城县东南十里。葛洪《西京杂记》云:梁孝王苑中……诸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又南朝
同“雷化龙梭”。宋苏轼《和仲伯达》诗:“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源见“七贵”、“五侯”。泛指权贵显宦。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七贵五侯金穴富,白山黑水铁车忙。”【词语七贵五侯】 成语:七贵五侯汉语大词典:七贵五侯
同“云台画像”。元蒲道源《和赵君锡》:“此身未入云台画,半夜披衣望列星。”【词语云台画】 汉语大词典:云台画
甲胄:古代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虮虱( ㄕ shī ):虱子和虱卵。 战士的铠甲和头盔上生出了虱子和虱卵。 形容战乱历时之久。语出《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者,必为吾所效用也。”《韩非
同“目不见睫”。《后汉书.班彪传论》:“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之所以致论于目睫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洪素以博洽自居,其推服子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卷一七):“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用来衡量方圆曲直轻重的工具也是有些微误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