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枳棘

枳棘

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简)主俯而笑曰:“夫树桔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枳棘都是多刺的灌木。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奸邪恶人或咏险恶处境之典。

唐.沈佺期《别侍御寒凝》:“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词语枳棘】   汉语词典:枳棘

猜你喜欢

  • 驻云

    同“驻行云”。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一:“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词语驻云】   汉语大词典:驻云

  • 文园消渴

    同“文园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文园消渴,俄夭天年。”【词语文园消渴】  成语:文园消渴汉语大词典:文园消渴

  • 投果

    参见:掷果【词语投果】   汉语大词典:投果

  • 辩囿

    《庄子.天下》:“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辩者迷于其中而不能出。”后以“辩囿”指哓哓不休地争辩。《文选.左思〈魏都赋〉》

  • 遵时养晦

    谓隐蔽以待时机。 梁启超《志士箴言》: “遂不惜屈心抑志,遵时养晦,以待天日重见,风云复会,而留身命以有待耳。” 参见:○遵养时晦见“遵养时晦”。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4:“他在赞叹之余,给我讲

  • 藏舟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也。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以藏舟于壑而终于被负走为喻,说明世间之物难以固藏使之不变不亡。后常用以比喻人之难逃物化,作为哀挽死者的典故

  • 夜雪袁安

    同“卧雪袁安”。元 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梦魂儿不到金銮,袖拂尘埃,林下盘桓。夜雪袁安,秋风张翰,石室陈抟。”

  • 河鼓星

    《尔雅.释天》:“何鼓谓之牵牛。”《太象列星图》:“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此是也。故《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河(亦作何)鼓星”即牵牛星之别称。后以此星宿

  • 蚁穴坏堤

    同“蚁穴溃堤”。清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见“蚁穴溃堤”。清·钱谦益《向言下》5:“蛇螫断腕,~,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词语蚁穴坏堤】  成语:蚁穴

  • 紫玉化烟

    晋干宝《搜神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小女紫玉,年十八,悦童子韩重,欲嫁而为父所阻,气结而死。重游学归,吊紫玉墓。玉形现,赠重明珠。玉托梦于王,夫人闻而抱之,玉如烟而没。后遂以“紫玉化烟”为女子多情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