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桐乡立祠

桐乡立祠

桐乡:地名,在今安徽桐城北。朱邑(?-前61年)字仲卿,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年轻时担任乡间啬夫(犹今之乡长),办事廉平,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怀孤寡老人,受到当地吏民的敬爱。累迁大司农丞、北海太守,以政绩特异任大司农(掌朝廷财政的长官)。为人淳厚俭朴,家无余财。他年老病危时,嘱咐儿子说:“过去我任桐乡的地方官,那里的百姓爱戴我,我死后要把我埋葬在桐乡。”朱邑死后,子孙将其遗体埋葬在桐乡西城外,当地百姓为他修造坟茔,并建立祠堂,每年奉祭,一直不间断。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爱民,受到百姓爱戴。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朱邑传》3635、3636、3637页:“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初邑病且死,属(通“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例句】:

晋·潘岳《河阳县作》:“齐都无遗声,桐乡有余谣。” 晋·潘尼《赠河阳》:“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头德政碑》:“棠树勿翦,何如审像画形;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赋此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宋·苏轼《置徐州马上走笔寄子由》:“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宋·苏轼《浣溪沙·忆旧》:“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宋·韩淲《满庭芳》:“飞凫去,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 明·徐渭《复西溪湖为朱令赋》:“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典源】《汉书·循吏传·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今译】 汉代朱邑字仲卿,年轻时担任舒地桐乡的乡官,公平清廉,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心老人孤寡,当地吏卒百姓很敬爱他。后来朱邑年老病危时,嘱咐他儿子说:“我曾做过桐乡乡官,当地百姓爱我,一定把我葬于桐乡,后代子孙祭祠我,不如桐乡百姓。”死后子孙将其葬在桐乡西城外,百姓果然为他建坟立祠,年年奉祭,一直不绝。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爱民,受百姓爱戴。

【典形】 碑满桐乡、长祠仲卿、庙似桐乡、食于桐乡、桐乡爱、桐乡遗烈、桐乡置祠、桐乡余谣、桐乡遗老泣、桐乡遗惠。

【示例】

〔碑满桐乡〕 明·徐渭《复西溪湖为朱令赋》:“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长桐仲卿〕 宋·苏轼《置徐州马上走笔寄子由》之五:“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庙似桐乡〕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食于桐乡〕 宋·苏轼《何公桥》:“持节复来,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乡。”

〔桐乡爱〕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赋此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桐乡遗烈〕 晋·潘尼 《赠河阳》:“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桐乡置祠〕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棠树勿翦,何如审像图形; 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猜你喜欢

  • 垂帘听政

    垂帘:落下帘幕。听政:亲听、主持政事。也引伸为幕后操纵政事。御座后垂下帘幕内听取、主持政事。慈禧皇太后(1835-1908年),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官员惠徵的女儿。咸丰元

  • 徐市求仙

    参见:入海求仙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幽昧深远。原为道家语,指“道”的微妙无形。妙:精微,奥妙。 幽深又幽深,它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意谓幽隐无形之“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语出《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 江夏姿

    《后汉书.黄香传》:“黄香字文彊,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

  • 醉吐车茵

    同“醉吐相茵”。清宋琬《奉和孙北海先生元韵》:“平生故吏彭宣在,醉吐车茵忆往时。”

  • 灵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唐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词语灵雨随车】  成语:灵雨随车汉语大词典:灵雨随车

  • 鲁戈

    同“鲁阳戈”。元马麐《独酌谣》:“鲁戈莫麾斥,羲车莫招摇。”柳亚子《痛哭八首为浙事作》之六:“落日犹堪挽鲁戈,吾谋 不用复如何?”【词语鲁戈】   汉语大词典:鲁戈

  • 南史

    源见“太史简”。泛指直书史实的良史。《后汉书.臧洪传》:“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像,名垂后世。”《南齐书.崔祖思传》:“世无董狐,书法必隐;时阙南史,直笔未闻。”【词语南史】 

  • 钻核售李

    卖李时将核钻透,使人不能得其良种,比喻为人极端自私、吝啬。典出晋王戎事迹。王戎(234-305年),字睿(ruì瑞)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司马衷时官至尚书令、司徒。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布帛:泛指御寒之物。矛戟:均为古代兵器。 对人讲有帮助的话,比穿上布帛还温暖;用言语伤人,比矛戟还厉害。语出《荀子.荣辱》:“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