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乌衣子弟”。南京秦淮河南有乌衣巷,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皆居此,故其子弟世称“乌衣郎”。《南齐书.王僧虔传》:“迁御史中丞,此是乌衣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只有敬亭山和我彼此相看不厌。 形容人的孤独闲适情怀。语出唐.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郁达夫《采石矶.三》:“
源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空前。指以前的人从未具备或实现。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当来更加揫敛,使归简严,则前无古人矣。”述宾 成就空前未有。秦牧《虾趣》:“齐白石画虾之妙,大可以说~,我
见“广长舌”。
《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孙星衍疏:“言天不降下老成德之人,我则犹望鸣凤之不可闻也。”后以“耇造”指老成或老成之人。清姚鼐《家铁松中丞七十寿序》:“大臣蒙锡福而佐嘉谟者,又皆耇造之人
同“漉酒陶巾”。唐王绩《尝春酒》诗:“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
源见“浇瓜之惠”。谓以德报怨,与邻修好。南朝 陈徐陵《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灌瓜之美,久敕边吏;拾橡之尤,想应无忽。”《周书.杜杲传》:“陈国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词语灌瓜】
约:约束。一说,俭约。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 因能自我约束而犯过失的事极少。一说,因能力行俭约而犯过失的事极少。语出《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后汉书.虞延传》:“延谏
同“狐鸣鱼书”。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见“狐鸣鱼书”。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期相从。”【词语狐鸣篝火】 成语:狐鸣篝火汉语大词典:狐鸣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曷:何。荀寅和士吉射占据君主之旁为非作歹,因被驱逐。因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