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事。臭:气息,气味。 老天爷行事的时候,既无声音,也无气味。 意谓天道幽微玄妙,难以被人感知和认识。语出《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孔颖达疏:“上天所为之事,无声音,无臭味,人
源见“潘安貌”。称誉美男子。唐温庭筠《和友人悼亡》诗:“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
指王太后怒说汉武帝刘彻是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后以此典比喻徒有人形,不知好坏。王太后(?——前125年),姓王名娡(Zhì至),右扶风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汉景帝刘启皇后,即史称“孝景后”,她
源见“晋接”。谓受到赏识。宋刘仙伦《沁园春.寿共大卿恕斋治易》词:“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鼎足承君。”
从:跟随,遵从。 往何处去,跟何人走。 形容心中惶惑,无所适从。语出《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晋.潘岳《夏侯常侍诔》:“为仁由己,匪我求蒙,谁毁谁誉,何去何从?”《红楼梦》八七回:
《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谓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有德行,皆可旌表。后亦泛称风俗淳美。唐刘知幾《史通.疑古》:“尧舜之人,比屋可封。盖因《尧典》成文,而广造奇说也。”前蜀杜光庭《寿春
同“司空见惯”。宋李廷忠《卜算子.萧计议席上》词:“雅兴杂鱼龙,妙舞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见“司空见惯”。宋·李廷忠《卜算子·萧计议席上》:“雅兴杂鱼龙,妙舞回鸾凤。莫道~,还入清宵梦
指孔子对子路说:难道我们的主张不对吗?后以此典形容措施主张是否有误。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仲氏,名由,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学生,是春秋末期儒者。他性情爽直勇敢,喜闻过,
天文:天的文彩,指日月星辰。时变:四时的变化。人文:人类文明,指诗书礼乐。化成:教化人民使有成就。 观察天的文彩,可以知晓四季的变化规律;观察人类文明,可以推行教化,促成天下昌明。语出《易.贲》:“
《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孔颖达疏:“念终念始,常在于学。”原是傅说勉励高宗学习之语。后因以“典学”称帝王、皇子致力于学。唐韩愈《顺宗实录二》:“广陵王某,孝友温恭,慈仁忠恕……讲求典学,礼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