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湔裙

湔裙

北史.窦泰传》:“〔窦泰母〕遂有孕。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度河湔裙,产子必易。’”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一:“元日至于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于水湄,以为度厄。”注:“今世唯晦日临河解除,妇女或湔裙也。”因用为度厄避灾之典。唐吕渭《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清陈维崧《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湔裙节令,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


【词语湔裙】   汉语词典:湔裙

猜你喜欢

  • 然灰被溺

    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者再遭欺压。然,“燃”的古字。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诗:“和药趣来手欲战,然灰被溺目敢瞪?”

  • 黄犬之乐

    源见“叹黄犬”。指闲居生活之乐。唐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难恃白马之盟,徒思黄犬之乐。”

  • 三寸舌

    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

  • 东堂桂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举功名。五代齐己《赠孙生》诗:“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词语东堂桂】   汉语大词典:东堂桂

  • 独学陋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礼记.学记》认为独自学习,必然孤陋寡闻。后遂用为独学不佳之典。唐.韩愈《招杨之罘》:“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

  • 文史足用

    《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谓三年冬学所识的字,足以应用于学习文史。【词语文史足用】  成语:

  • 文翁教授

    《汉书.文翁传》:“文翁卢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通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

  • 柴桑兴

    源见“柴桑”。指酒兴。唐曹松《赠雷乡张明府》诗:“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 七十人

    《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又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又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

  • 枫落

    见“枫落吴江”。宋陆游《秋兴》诗:“才尽已无枫落句,身存又见雁来时。”【词语枫落】   汉语大词典: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