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满城风雨

满城风雨

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载:宋诗人谢无逸写信问诗友潘大临最近可有佳作,潘回信说:“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因以“满城风雨”为咏重阳秋景的典故。宋 曾惇《点绛唇.重九饮栖霞》词:“九月传杯,要携佳客栖霞去。满城风雨,记得潘郎句。”后亦用以比喻消息传开,众口喧腾。老舍《且说屋里》:“理想的家庭,没闹过一桩满城风雨的笑话,好容易!”


偏正 原指风雨交加的深秋景色,今比喻事情传播之快,众口议论纷纷,到处轰动回响。语本唐·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宋·潘大临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唐弢《琐忆》:“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略含贬义。用于信息传播方面。→道路藉藉 ↔一片祥和 秘而不宣


【典源】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以俗氛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闻者笑其迂阔。”

【今译】 宋代潘大临善于写诗,多有佳句,然而非常贫困。友人谢无逸曾写信来问他近来是否有新作,潘复信说:“秋天景物,处处都可吟咏,只可惜诗兴常被俗务所搅扰。昨日闲卧,我闻林间风雨声有感,欣然题壁‘满城风雨近重阳’,不料此时催租人来到,顿时兴味索然,只有这么一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秋天风物; 或指因俗事相扰而诗兴索然。

【典形】 败兴催租吏、翻喜吏征租、满城风雨、潘郎句、诗兴败催租、兴为催租败、节近多风雨、催租能败意。

【示例】

〔败兴催租吏〕 清·丘逢甲 《重阳作》:“满城风雨铸新诗,幸无败兴催租吏。”

〔翻喜吏征租〕 宋·陆游《归耕》:“有圃免烦官送菜,叩门翻喜吏征租。”

〔满城风雨〕 宋·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

〔潘郎句〕 宋·曾惇《点绛唇·重九饮栖霞》:“九日传杯,要携佳客栖霞去。满城风雨,记得潘郎句。”

〔诗兴败催租〕 明·唐寅《西畴图为王侍御作》:“准例公田多种秫,不教诗兴败催租。”

〔兴为催租败〕明·杨慎《庆东原·菊坞吟秋》:“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酒酣诗兴依然在。”


【词语满城风雨】  成语:满城风雨汉语词典:满城风雨

猜你喜欢

  • 钗燕

    源见“玉燕钗”。对钗的美称。清赵执信《绝句》之八:“绿云撩绕惹生衣,钗燕参差拂镜飞。”【词语钗燕】   汉语大词典:钗燕

  • 北海杯

    同“北海尊”。明何景明《张太守宅同贾长教会集》诗:“千年又下南州榻,二月同传北海杯。”

  • 饥驱

    源见“饥驱叩门”。谓为衣食而奔忙。胡怀琛《赠陈蜕庵先生》诗:“先生买棹作南旋,我因饥驱困市廛。”【词语饥驱】   汉语大词典:饥驱

  • 海上钓鳌

    源见“龙伯钓鳌”。借指有大志气,大作为。唐 归仁《悼罗隐》诗:“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

  • 朗陵公

    《文选》卷二十五晋.傅长虞(咸)《赠何劭王齐.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唐.李善注:“臧荣绪《晋书》曰:‘何劭袭封朗陵郡公。’”晋人傅咸和何劭是从内兄关系,何劭是朗陵郡公。后遂用为咏内兄之典

  • 郊居赋

    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所撰,后世常以此典称美文士有文名。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仕宋、齐、梁三代。协助梁武帝建立政权,被任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出典

  • 王祥卧冰

    旧时比喻子女孝顺父母。典出晋人王祥之事迹。王祥(185-269年),字休征,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扶母携弟,隐居三十余年。母死后,徐州刺史辟为别驾,举秀才,累迁大司农。高贵乡公曹髦时拜光

  • 种种发

    源见“颠毛种种”。指老人短少的头发。明高启《明月湾》诗:“莫照种种发,但照耿耿心。”

  • 池塘草梦

    源见“梦惠连”。谓创作有神来之笔。元黄庚《凉夜即事》诗:“小蛮问我诗未成,诗在池塘草梦中。”

  • 齐后破环

    《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齐襄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后以“齐后破环”为称颂后妃智解疑难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