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杨洪传》裴松之注引《益都耆旧传》:“(何)祇字君肃,少寒贫,为人宽厚通济,体甚壮大,又能饮食,好声色,不持节俭,故时人少贵之者。尝梦井中生桑,以问占梦赵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会当移
常用以指斥寡廉鲜耻之徒。语出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宋.李立仪《闲居赋》:“蒙不洁而反以衒鬻,蹈荆棘
源见“朱衣点头”。指甄拔人才的神人。《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不知暗中自有朱衣人作主,直弄得试官头昏眼闷,好的看做不好,不好的看做好。”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景定成《稚伶刘箴俗哀词》之三:“翻成薄命红颜女,一现昙华惹世疑。”参见“昙花一现”。见“昙花一现”。景定成《稚伶刘箴俗哀词》3:“翻成薄命红颜女,~惹世疑
同“抱玉泣血”。唐王维《能禅师碑》:“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愿;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
见“夜以继日”。《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一》:“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不足以奉上。”【词语夜以接日】 成语:夜以接日
《晋书.陆云传》:“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己。先是
鼓:敲击。宫:室。 在屋里敲钟,声音传到屋外。 比喻内部有所作为,风声总会外传。语出《诗.小雅.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次日,族党密议,谓涉讼两败,徒玷门风
同“同声共气”。《廿年繁华梦》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词语同声同气】 成语:同声同气汉语大词典:同声同气
《晋书.朱伺传》:“朱伺字仲文,安陆人。……其后陈敏作乱……(陶)侃率伺及诸军进讨,破之。敏、恢(敏弟)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领骑督。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拒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