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班姬辞辇

班姬辞辇

班姬:西汉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名不详,班固祖姑。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受到成帝的宠幸。汉成帝刘鳌有一次驾辇车到后宫去游玩,想让班倢伃坐到自己车上。班倢伃拒绝上车,说:“我看古代图画,圣主贤君身旁常有名臣陪伴,只有夏、商、周三朝的末代皇帝,才由宠妃陪伴。现在我要是和皇上同乘一车,您不是就和夏桀商纣差不多了吗?”汉成帝听后很受启发。太后得知后,高兴地说:“古代有楚庄王的樊姬,现在有班倢伃,都是规劝君王改过勤政的贤淑后妃啊!”后以此典称颂善识大体,贤淑守礼的后妃。

【出典】:

汉书》卷97下《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传》3983、3984页:“孝成班倢伃,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始为少使,蛾(é鹅,通“俄”)而大幸,为倢伃,居增成舍,再就馆,有男,数月失之。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倢伃。’倢伃诵《诗》及《窈窕》、《德象》、《女师》之篇。每进见上疏,依则古礼。”

【例句】: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嘉班姬之辞辇,伟孟母之择邻。” 晋·潘岳《西征赋》:“壮当熊之忠勇,深辞辇之明智。” 《晋书·苻坚载记下》:“故班姬辞辇,垂美无穷。” 唐·卢纶《天长久词》:“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唐·徐惠《长门怨》:“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唐·郑愔《奉和幸上宫昭容院献诗》:“不言辞辇地,更有结欢庐。” 唐·皇甫冉《见诸姬学玉台体》:“宁辞玉辇迎,自堪金屋贮。” 唐·严武《班倢伃》:“繁华非此日,指辇竟何辞?” 唐·罗虬《比红儿诗》:“辞辇当时意可知,宠深还恐宠先衰。” 唐·李贺《感讽六首》之5:“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 唐·许尧佐《柳氏传》:“向使柳氏以色选,则当熊辞辇之诚可继。” 清·洪昇《长生殿·定情》:“须仿冯媛当熊,班姬辞辇,永持彤管侍君傍。”


【典源】 《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再就馆。有男,数月失之。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今译】 汉成帝非常宠爱班婕妤。有一次成帝在后宫游玩,想让班婕妤和他同辇而行。班婕妤推辞说:“我看古代图画,凡贤圣的君主总有贤明的大臣在身边,而夏、商、周三代末世的昏君才总让女色围绕着,今天您让我同辇,不是有些像他们吗?”成帝很赞许她的话,不再让她同辇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后妃贤德识礼。

【典形】 班姬辞辇、辞辇、辞辇之诚。

【示例】

〔班姬辞辇〕 清·洪升《长生殿》:“须仿,冯嫟当熊,班姬辞辇,永持彤管侍君傍。”

〔辞辇〕 晋·潘岳《西征赋》:“壮当熊之忠勇,深辞辇之明智。”

〔辞辇之诚〕 唐·许尧佐《柳氏传》:“向使柳氏以色选,则当熊辞辇之诚可继。”


【词语班姬辞辇】  成语:班姬辞辇汉语词典:班姬辞辇

猜你喜欢

  • 烟霞友

    源见“泉石膏肓”。指游山玩水的朋友。明高攀龙《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正尔山水间,念我烟霞友。”【词语烟霞友】   汉语大词典:烟霞友

  • 白首太玄经

    源见“草太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唐李白《侠客行》:“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非马辩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儿说,宋人,善辩者人。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词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战国时有名叫儿说的人,能言善辩,以名家“白

  • 汉阴灌

    同“汉阴灌园”。明何景明《立春日作》诗:“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词语汉阴灌】   汉语大词典:汉阴灌

  • 鱼饭羹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后魏王肃,字恭懿,其父于太和年间被南齐所杀,肃自建业逃奔魏,受到孝文帝(元宏)的礼遇。刚到北方,生活不习惯

  • 五经腹

    源见“孝先便腹”。喻指饱学之腹。宋程俱《西安谒陆蒙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作》诗:“时时歌四始,笑捧五经腹。”

  • 倚门者

    源见“倚市门”。指妓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有人于酒筵遇一妓,举止尚有士风。讶其不类倚门者,问之,即其小女也。”【词语倚门者】   汉语大词典:倚门者

  • 上下交征利

    征:取。 上上下下竞相逐利。 形容世风败坏。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明.李贤《古穰杂录》:“上下交征利,如水去堤防,势不可止。君子付之太息而已。”

  •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见〔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其他 刚也不吐,柔也不吃。比喻不怕强暴,也不欺侮弱小。语本《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左传·文公十年》:“《诗》曰:~,毋纵

  • 东床坦腹

    源见“坦腹东床”。代指女婿。《隋唐演义》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但我家小姐……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见“东床快婿”。陶贞怀《天雨花》:“此人名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