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诗经》中《关雎》篇,实际是一首歌咏爱情的作品。旧说为咏后妃之
《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后因以“秋豫”谓帝王秋季出巡,视民收获之丰歉,以助其不足者。汉崔骃《西巡颂》:“昔既春游,今乃秋豫。”【词语秋豫】 汉语大
牡丹是富贵花。语出宋.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鲁迅《坟.论“他妈的”》:“阔人所赏识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尝以为‘花之富贵者也’?”
《后汉书.度尚传》:“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唐.李贤注:“鸟语谓语声似鸟也。”汉朝时,人们称自己听不懂的少数民族语言为“鸟言”。鸟声唧唧,人听不懂,又以
见“岩居穴处”。宋·叶适《代薛瑞明上遗表》:“~,未尝不戴于尧天;气尽形销,无复再瞻于舜日。”【词语岩栖穴处】 成语:岩栖穴处汉语大词典:岩栖穴处
见“盘根错节”。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音fú,小筏子)浮于海,从我者,其由(子路)与?”孔子对学生谈到倘若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将“乘桴浮于海”。后因将超绝世俗而遗世高蹈的志向称为“乘桴之想”。清.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唐李观《项籍碑铭》:“其余揭竿而呼,争先刺秦者,如林如薮,于时乱浩浩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玉娇梨》12回:“~,一着不到,满盘从起。”【词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源见“七步成诗”。有七步成诗的才能。称人才思敏捷。《北齐书.魏收传》:“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