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钱挂杖

百钱挂杖

源见“杖头钱”。谓买酒畅饮。宋陆游《纵游》诗:“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


【典源】《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修) 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晋书·阮修传》亦载。

【今译】 晋代阮修 (字宣子) 放任旷达,豪纵不羁,他常常把百钱挂在拄杖头上,步行到酒店独自畅饮。即便是当世权贵,也不肯与之交往。

【释义】 后以此典指饮酒或买酒之钱; 也用以表现闲居生活。

【典形】 百钱挂杖、百青铜、挂百钱、挂杖钱、钱挂杖头、阮修钱、一百杖头钱、杖百钱、杖钱、杖头沽酒物、杖头钱、杖头一钱无、百钱挂竹杖、杖头挑、百钱高挂、杖有数钱。

【示例】

〔百钱挂杖〕 宋·陆游《纵游》:“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理。”

〔百青铜〕 齐·陆游《对酒戏作》:“杖头高挂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

〔挂百钱〕 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挂杖钱〕 清·赵翼《季女出嫁》:“力怯登山屐,资悭挂杖钱。”

〔钱挂杖头〕 明·杨慎《七犯玲珑·芝山李钧》:“朝朝宴乐,时时劝酬; 尊移花下,钱挂杖头。”

〔阮修钱〕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宦无毛义檄,婚乏阮修钱。”

〔一百杖头钱〕 唐·骆宾王 《冬日宴》:“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杖百钱〕 宋·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

〔杖头沽酒物〕 唐·罗隐《京口见李侍郎》:“还有杖头沽酒物,待寻山寺话逡巡。”

〔杖头钱〕 唐 · 岑参 《严君平卜肆》:“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


猜你喜欢

  • 磨兜坚

    宋袁文《甕牖闲评》卷八:“唐刘洎少时,尝遇异人谓之曰:‘君当佐太平,须谨磨兜坚之戒。’谷城国门外有石人,刻其腹曰:‘磨兜坚,慎勿言。’故云。”后因以“磨兜坚”谓诫人慎言。清 朱经《寡言》诗:“缅怀磨兜

  • 伯乐识马

    参见:伯乐相马

  • 木雁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

  • 孤鸾影

    源见“镜鸾”。喻指孤独寂寞的身影。宋韩玉《贺新郎》词:“零乱云鬟慵梳掠,傍菱花,羞对孤鸾影。情易感,恨难醒。”

  • 逆鳞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柔狎即驯熟的意思;柔,《史记》作扰,驯;狎,习)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同撄,逆触)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 功德不在禹下

    禹:夏禹。传说中的古代圣君,以治理洪水有功,深受人民爱戴。 功德不在夏禹之下。 形容功劳极大。语出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

  • 眉白

    同“眉最白”。唐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诗:“眼青宾礼重,眉白众情高。”

  • 扪虱谈

    源见“扪虱而谈”。指对时事的独到见解。元陈孚《出门别亲友》诗:“岂无叩角歌,亦有扪虱谈。”

  • 惊杨叶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射箭的技艺精湛高明。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武威将军使中侠,少年箭道惊杨叶。”【词语惊杨叶】   汉语大词典:惊杨叶

  • 鹤鸣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