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

原作“相待如宾”,原指夫妻间相互尊敬,后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晋文公末年,晋大夫胥臣出使途中路过冀地,看到冀缺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相待如宾。胥臣和他一起回来并向晋文公推荐了冀缺。他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就必定有德行。德行用来治理百姓,请您任用他。文公说,他的父亲郤芮是因罪被杀之人,可以吗?胥臣说,他的父亲郤芮是有罪,与儿子无关,应该取其所长。文公于是将冀缺任命为下军大夫。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文公以为下军大夫。”

【例句】:

谢承《后汉书》:“(周)燮居家清处,非法不言,兄弟、父子、室家相待如宾,乡曲不善者皆从其教。”(范晔《后汉书·周处传》注引)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述补 夫妇互相恭敬,如对待宾客一样。《后汉书·庞公传》:“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黄蓓佳《在水边·热风》:“这对夫妇结婚二十年了,~,举案齐眉。”△褒义。多用于夫妻之间。→举案齐眉 相亲相爱 和如琴瑟 ↔绝情反目 萧郎陌路 琴瑟不如 镜破钗分。也作“相待如宾”、“相对如宾”、“相庄如宾”。


【词语相敬如宾】  成语:相敬如宾汉语词典:相敬如宾

猜你喜欢

  • 魏花

    同“魏紫”。宋苏轼《与刘景文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枇是乡人。”【词语魏花】   汉语大词典:魏花

  • 少微夜落

    参见:少微陨光

  • 展骥足

    《三国志.蜀.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注:治中、别驾为州刺史的助理官),始当展其

  • 返正拨乱

    见“拨乱反正”。【词语返正拨乱】  成语:返正拨乱汉语大词典:返正拨乱

  • 挈瓶之知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注:汲水用的瓶子,装水很少)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晋.杜预注:“挈瓶,汲者,喻小知。为人守器,犹知不以借人。”原意仅有挈瓶汲水的知识,犹能谨守其汲器不借给别人。后用以

  • 高阳入谒

    源见“高阳酒徒”。指郦食其求见沛公。表现了酒徒的狂放不羁。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更高阳入谒,都称虀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 口吻生花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五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角生花,岂恤汝辈。’”原是唐诗人张祜形容自己苦吟之乐,后用以形容吟诗得意,优美动人。主谓 比喻吟诗得意,兴味正浓

  • 胠橐

    同“胠箧”。《宋史.宋昌言传》:“县吏与市井少年共为胠橐,昌言穷治其渊薮,皆法外行之,而流其家人。”【词语胠橐】   汉语大词典:胠橐

  • 师夷长技

    师:学习。夷:我国古代对外族的泛称。长技:先进的科学技术。 意即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这是晚清思想家提出的“经世”口号之一。语出清.魏源《〈海国图志〉序》:“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

  • 灵椿丹桂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元代脱脱等《宋史.窦仪传》:“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