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绕朝赠策

绕朝赠策

同“绕朝策”。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三:“绕朝赠策送君归,魏绛和戎众共疑。”


【典源】《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今译】 春秋时晋国士会 (随会) 因事逃亡到秦国,晋国怕秦国任用士会,派魏寿余伪装逃亡至秦,在朝中遇见士会时,偷偷踩他的脚,暗示士会归晋。寿余请秦伯派晋人随他去魏,于是秦伯派遣了士会。在士会临行时,秦大夫绕朝赠给他马鞭,并对他说:“你不要以为秦无人 (看出你们的计谋),只不过我的意见没被采纳而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有先见之明的谋划; 也形容临别友人赠行。

【典形】 秦人策、绕朝鞭、绕朝策、绕朝赠策、赠策、赠策绕朝、赠别绕朝、绕朝赠、绕朝鞭策。

【示例】

〔秦人策〕 唐·杜甫《别苏徯》:“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绕朝鞭〕 唐·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绕朝策〕 唐·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绕朝赠策〕 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三:“绕朝赠策送君归,魏绛和戎众共疑。”

〔赠策〕 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之三:“四海同袍征士气,频年赠策故人书。”

〔赠策绕朝〕 清·唐孙华《送周序三广文之官宿松》:“赠策绕朝无别语,临行惟是祝加餐。”


猜你喜欢

  • 经传拱汉皇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河上)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诵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

  • 留落周南

    源见“周南留滞”。谓留滞他乡。宋刘克庄《再和实之读邸报》之二:“留落周南众,萧条冀北空。”

  • 投杼之误

    源见“曾参杀人”。指流言导致人误解。汉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

  • 百城拥

    同“百城书拥”。清彭兆荪《金貂换酒.金子裴曝书图》词:“问有此、百城拥否?谁抱遗经酸寒甚,只长须赤脚供趋走。”

  • 鹗书

    源见“荐鹗”。指推荐人才的文书。宋陈造《饯寄定海交代》诗:“诸公蜚鹗书,犯严尚遗力。”【词语鹗书】   汉语大词典:鹗书

  • 虫妖

    《礼记.月令》:“〔冬季之月〕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指虫类造成的灾害。多以指蝗灾。《隋书.五行志下》:“虫妖:梁大同初,大蝗,篱门松柏叶皆尽。”【词语虫妖】   汉语大词典:虫妖

  • 衣钵

    源见“衣钵相传”。本指袈裟、饭盂,引申指佛家师徒传授之法器。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六祖衣钵,传自达摩,藏广东 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钵

  • 誓以曒日

    《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曒日。”后因以“誓以曒日”谓同生死、共终生之誓言。《聊斋志异.黄九郎》:“女曰:‘能矢山河,勿令秋扇见捐,则唯命是听。’公乃誓以曒日,女不复拒。

  • 宣明面

    《南史.刘穆之传》附《刘瑀传》:“(瑀)与严竣书曰:‘朱修之(晋朱序孙)三世叛兵,一日居荆州,青油幕下,作谢宣明面目见向,使斋帅以长刀引吾下席,于吾何有,政恐匈奴轻汉耳。’”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

  • 夷门感恩

    源见“侯嬴抱关”。泛指感激之情。唐薛涛《送卢员外》诗:“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