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绣使

绣使

同“绣衣持斧”。《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又有某绣使拜寇而乞生,某太守望敌而先退。”


【词语绣使】   汉语词典:绣使

猜你喜欢

  • 王济尚味

    《晋书.王济传》:“(王济)性豪侈,丽服玉食……帝常幸其宅,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蒸肫甚美,帝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帝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王济极为豪华奢侈,竟以人乳蒸食,后以“王济尚味”

  • 黄尘变

    源见“沧海桑田”。喻指世事翻覆变迁。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词语黄尘变】   汉语大词典:黄尘变

  • 南柯太守

    源见“南柯梦”。南柯梦中的太守。常用作浮生无常的典实。五代 刘兼《偶有下殇因而自遣》诗:“南柯太守知人意,休问陶陶塞上翁。”【词语南柯太守】  成语:南柯太守汉语大词典:南柯太守

  • 差若豪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豪:通“毫”。厘:通“厘”。缪:通“谬”。毫、厘均是微小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后用差若豪厘,缪以千里形容极细微的差错,会造成严重后

  • 不堪七

    源见“嵇康七不堪”。谓才能不称。宋梅尧臣《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频年值我来,我愧不堪七。”【词语不堪七】   汉语大词典:不堪七

  •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哲:聪明。 意谓通达事理,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己。语出《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宋.王安石《答手诏令就职劄子

  • 武陵客

    同“桃源人”。元揭傒斯《寻舍弟将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词语武陵客】   汉语大词典:武陵客

  • 隐之清

    源见“酌贪泉”。借指为官清廉自守。唐张说《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诗:“朝推长孺直,野慕隐之清。”

  • 状虎皮

    源见“虎皮羊质”。形容虚有其表。亦用为谦词。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曲艺垂麟角,浮名状虎皮。”

  • 化龙东骛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建立帝业。唐李善《上〈文选〉注表》:“长离北度,腾雅咏于圭阴;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