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缚藁为人

缚藁为人

把草束成人形。唐代张巡事。《新唐书.张巡传》:“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藁人。还,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关不设备。乃以死兵五百斫潮营,军大乱,焚垒幕,追奔十余里。”藁( ㄍㄠˇ gǎo 搞):稻草。


猜你喜欢

  • 有北

    指不生草木、不可居处的北方极寒之地。《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毛传:“投,弃也。北方寒冷而不毛。”谮人:谗害别人的人。畀( ㄅㄧˋ bì 闭):与。有:作语助

  • 今也则亡

    亡:同“无”。 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 表示对人才丧失的惋惜。语出《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唐.张九龄《故

  • 傍观者清

    同“旁观者清”。《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说起来,下棋的最怕傍人观看。常言道:傍观者清,当局者迷。”【词语傍观者清】  成语:傍观者清汉语大词典:傍观者清

  • 光逸偷眠

    《晋书.光逸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卧。令还,大怒,将加严罚。逸曰:‘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若不暂温,势必冻死,奈何惜一

  • 母子青蚨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

  • 夷齐采薇

    薇(wēi微):巢菜、野豌豆,泛指野菜。此典指伯夷、叔齐坚持气节,不吃周朝粮食,去采摘野菜吃,最后饿死。后以此典比喻节操高尚的隐士;或指隐士的生活。伯夷、叔齐拦马劝谏周武王不要东征,但周武王坚持发兵,

  • 荆歌高筑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豪侠之士的慷慨悲壮的行为。明陈子龙《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扼腕燕市何足贤,荆歌高筑徒茫然。”

  • 五噫处士

    源见“五噫歌”。借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诗之二:“五噫处士大穷约,三赋先生多诞夸。”

  •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不暴露目标或停止战斗。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人,三国蜀名将,随蜀先主刘备征战四方,功勋卓著,封翊军将军。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 衣带渐宽

    源见“沈约瘦”。谓身体日渐消瘦。宋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主谓 人日渐消瘦,衣服因而显得肥大了。语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宋·柳永《凤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