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羽觞随波

羽觞随波

源见“兰亭会”。又《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每惟洛宴”李善注引南朝 宋东阳无疑齐谐记》:“束晳对武帝曰:‘昔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晋书.束晳传》引作“羽觞随波”。谓注酒于杯,浮于水面,随波传送。羽觞,左右形如鸟翼的酒杯。一说,插羽于觞,促人速饮。明杨慎《兰亭会》:“今日虽非洛邑,惟愿羽觞随波。”


主谓 注酒于觞,浮于流水,随波传送。此为古代上巳日游宴的习俗。明·杨慎《兰亭会》:“昔周公营邑,三月上巳日会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 ~。’今日虽非洛邑,惟愿~。”△用于描写古代上巳日的游宴。


【词语羽觞随波】  成语:羽觞随波汉语词典:羽觞随波

猜你喜欢

  • 个中人

    即此中人、局中人的意思,指深知其中道理或亲历其境的人。宋代苏轼《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诗:“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偏正 曾亲身经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宋·苏轼《李颀画

  • 垂诫

    源见“仲尼垂三戒”。指儒家留给后人的训戒。唐韩愈《答张彻》诗:“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词语垂诫】   汉语大词典:垂诫

  • 悬磬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齐孝公,齐桓公之子,名昭)曰:‘室如悬罄(罄同磐。《国语.鲁语上》即作“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恃,本是母的代称,这里指依靠,倚仗的意思)。”春秋时(公元前六三四

  • 焦尾枯桐

    同“焦尾琴”。《红楼梦》八九回:“黛玉笑道:〔这张琴〕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整齐。’”【词语焦尾枯桐】  成语:焦尾枯桐汉语大词典:焦尾枯桐

  • 灵胥怒

    同“灵涛”。宋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词语灵胥怒】   汉语大词典:灵胥怒

  • 王俭府

    源见“莲幕”。借称幕府。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 锻柳嵇

    源见“嵇康锻”。指行其所好而自得其乐之人。宋苏轼《试笔》诗:“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既似蜡屐阮,又似锻柳嵇。”

  • 莼丝老尽

    源见“莼羹鲈脍”。谓深秋。亦喻人到暮年。宋陆游《思归引》:“莼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

  • 即墨侯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载:唐 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上利其器用,嘉其谨默,诏命常侍御案之右,以备濡染,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后因以“即墨侯”称砚。宋王迈《除夕洗砚》诗:“多谢吾家即

  • 陶公漉酒巾

    源见“酒漉纱巾”。指陶渊明戴的头巾。唐刘禹锡《柳絮》诗:“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