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自暴自弃

自暴自弃

自暴,犹言自害;自弃,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意思是不知自爱,甘于堕落。今指甘于落后。孟子说,一个自暴的人,不可以跟他谈正经话;一个自弃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一个人讲起话来诋毁礼义,叫作自暴;自认为不能心怀仁德,行合正道,叫作自弃。仁是人们最合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一个人放着最安适的住宅不住,丢下最正确的道路不走,真是可悲啊。

【出典】: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例句】: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为学》;“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弃。” 清·曹雪芹《红楼梦》48回:“这也算自暴自弃了。”


并列 暴,糟蹋。自我作践,不思进取。语本《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人便~了,而能像巴尔肯这样能预见到未来光明的人却不多。”△贬义。多用于描写甘心落后,不求上进。也作“自甘暴弃”、“自弃自暴”。


解释暴:糟蹋、损害。弃:唾弃、嫌弃。自甘堕落,不求进取。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名轲,字子舆。《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有关孟子的言论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孟子师承孔子之孙孔伋,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被后世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经说:“糟蹋自己,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论什么;自甘落后,不求上进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什么。言谈不合礼仪,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自暴,自身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就叫做自弃。仁是人们安居的住宅,义是人们正当的大道。空出安居的住宅不住,舍弃正当的大道不走,真是可悲啊!”

空出安居的住宅不住,舍弃正当的大道不走,真是可悲啊!”孟子把人类的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与子、兄与弟这类血缘关系的基础。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才会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近义自甘堕落

反义自强不息

例句

你不能因为受了这一处分,就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啊!


【词语自暴自弃】  成语:自暴自弃汉语词典:自暴自弃

猜你喜欢

  • 刘公一纸书

    同“刘弘一纸书”。唐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 谯周独笑

    蜀汉学者谯周,家贫,读书自乐,后位至光禄大夫,封阳城亭侯。“谯周独笑”,指谯周好学。《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西充国人也。……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

  • 箕山之操

    同“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 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见“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词

  • 相门出相

    《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文窃怪之。’”战国时,民间流传“相门必有相”的谚语。后用为称

  • 岳鹿折

    源见“五鹿角折”。形容人富有辩才。清张英《赠螺浮黄门》诗:“岳鹿折来真有胆,山龙补处自无痕。”

  • 飞蛾赴焰

    见“飞蛾赴火”。《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词语飞蛾赴焰】  成语:飞蛾赴焰汉语大词典:飞蛾赴焰

  • 胥魂

    源见“伍胥潮”。指伍子胥的英魂。元乔吉《折桂令.风雨登虎丘》曲:“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词语胥魂】   汉语大词典:胥魂

  • 跋扈

    亦作飞扬跋扈、骄横跋扈。意为专横暴戾,欺上压下。梁冀(?-159年)字伯卓,其父梁商为大将军,妹为顺帝后。顺帝死后,与其妹梁太后先后拥立冲帝、质帝,专擅朝政达二十年。他欺上压下,党羽满朝,骄奢淫暴,诛

  • 昆仑

    源见“盗妾昆仑”。指昆仑奴磨勒,借指热心助人婚事者。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昆仑秘术来传受。”清顾彩《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词语昆仑】   汉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缕:线。恒:常。 常用作劝人爱惜粮食、爱惜物力之语。语出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梁斌《红旗谱》卷一:“古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